时间: 2025-05-07 23:0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6:38
家居白日长,学圃亦何妨。
延客开芳径,留僧置净床。
夜灯山顶寺,寒灶竹间房。
休沐惟来此,尘情得暂忘。
在家中度过漫长的白昼,种植的园圃也无妨。
邀请客人来访,开辟出芳香的小径;
留下僧人,安置在干净的床上。
夜晚的灯光照亮山顶的寺庙,寒冷的灶台位于竹林间的小房子里。
我来到这里安静休息,能够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
本诗中提到的“山顶寺”及“竹间房”常常出现在古代文人的描绘中,象征着隐逸与宁静的生活方式。它们不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也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逃避。
张羽,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诗作见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及隐逸生活,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此诗作于秋季的九月,正值重阳节前后,诗人可能在东园中游玩,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人际的温暖,因而记录下这一刻的心情与环境。
这首诗以平淡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生活的场景,展现了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态度。开篇以“家居白日长”引入,表达出在家中度过悠闲日子的心情,接着描绘了种植园圃的简单生活,以此传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延客开芳径”中,诗人以邀请友人一同分享这份宁静与美好,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温情。
在诗的后半部分,夜灯照亮山顶寺庙,寒灶与竹间房的描写更是增添了诗的层次感,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恬淡的氛围。最后一句“尘情得暂忘”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企图通过这种静谧的生活来逃避世俗的纷扰,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整首诗在简约中蕴含丰富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友人的珍视,更有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显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在纷扰的世俗中寻找心灵宁静的重要性。诗中流露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热爱,暗示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生活理想。
诗词测试:
诗人在哪个季节写下这首诗?
诗中提到的“留僧置净床”是为了?
最后一句“尘情得暂忘”表达了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