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7:29
孤吹人已远,横笛处犹在。
清史欣有托,奔云放天籁。
孤独地吹笛的人已经远去,
但那横笛依然静静地留在这里。
清晰的音色令人欣喜,
如同奔腾的云彩,释放出天上的音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天籁”一词在古诗文中常用来形容大自然的声音,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作者介绍: 李吕,宋代诗人,生平资料相对较少,主要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李吕晚年,表达了一种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音乐的向往。诗中既有对孤独的感慨,也有对音乐美的赞美,反映了李吕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铁笛亭》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孤独而又美丽的画面,表达了对音乐以及人生的深刻感悟。首句“孤吹人已远”便将读者引入一种宁静而略显忧伤的氛围中,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孤独的故事。随着“横笛处犹在”的描写,笛声的余音绕梁,给人以无限遐想。诗人在这里并没有直接描绘乐器的演奏,而是通过对“横笛”的静态描写,传达出一种音乐的持久性,这种情感在时间的流逝中依然存在。
接下来的两句“清史欣有托,奔云放天籁”则将这种情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诗人欣喜于音乐的清晰悠扬,甚至将其与自然界的声音相提并论,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这里的“奔云”既可引申为自由与奔放,也可以解读为诗人对音乐的渴望与追求。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音乐和孤独的双重反思,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孤独与音乐的结合,探讨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过往岁月的怀念。音乐作为沟通人心的桥梁,将孤独的情感升华为与自然的共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孤吹人已远”中的“孤”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忧伤
“奔云放天籁”中,“天籁”指的是什么?
A. 人工音乐
B. 自然的音乐
C. 声音的混乱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
A. 琵琶
B. 横笛
C. 古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铁笛亭》与王维的《鸟鸣涧》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音响表达了对孤独与自然和谐的思考。王维强调的是鸟鸣带来的宁静与思考,而李吕则更聚焦于笛声的持久与音乐的美。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