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5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7:31
兽中有人性,形异遭人隔。
人中有兽心,几人能真识。
古人形似兽,皆有大圣德。
今人表似人,兽心安可测。
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
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
好人常直道,不顺世间逆。
恶人巧谄多,非义苟且得。
若是效真人,坚心如铁石。
不谄亦不欺,不奢复不溺。
面无吝色容,心无诈忧惕。
君子大道人,朝夕恒的的。
这首诗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指出在动物中也有人的情性,而人在外表上看似人,但心中可能隐藏着兽性。古人虽然外形像兽,但内心都具备高尚的品德;而今人虽然表面上像人,但内心却难以测度。即使面带笑容,也不一定是真心的友好;即使流泪,也不一定是真正的悲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面上是友好的,实际内心却充满了荆棘。好人总是走直道,不随世俗而逆行;而恶人往往会巧言谄媚,追求私利。若想成为真实的人,内心应如铁石般坚定,不阿谀也不欺瞒,不奢求也不沉溺于欲望。外表上不显得吝啬,内心也无任何的诈伪与忧虑。君子应遵循大道,始终如一,朝夕不变。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冷禅,唐代诗人,世称“孟东野”。他以诗风清新、人物形象鲜明著称,常常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写于唐代,时代背景下,社会变革迅速,人际关系复杂化,孟郊通过诗歌反映了对当时社会人性、友谊的深刻思考,表达对真实人性和道德的追求。
《择友》是孟郊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人性的一首诗。诗中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外表与内心的差异,提出了“兽”和“人”的哲学思考,令人深思。诗的开头通过“兽中有人性,形异遭人隔”引出人与动物的关系,暗示即使是外形粗犷的动物,内心也有情感与理性,这种对比使得人类的兽性更加突出。接着,孟郊指出在当今社会中,许多人看似友好,内心却充满了算计与虚伪,这种反讽让人警醒。
诗中“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更是揭示了人际交往中的表里不一,提醒人们要识别真伪。最后,诗人通过描绘理想的君子形象,提出了应有的道德标准,即诚实、坚韧、不虚伪、不贪婪,这种理想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呼唤。
整首诗集中表达人性复杂的主题,提醒人们在交友和判断他人时要保持清醒,强调道德与真实的重要性,倡导追求内心的坚韧与真实,不被表象所迷惑。
诗中提到“兽中有人性”,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虽笑未必和”这句表达了什么?
诗中“君子大道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