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6:45
琴曲歌辞·湘妃怨
作者: 孟郊 〔唐代〕
南巡竟不返,帝子怨逾积。
万里丧蛾眉,潇湘水空碧。
冥冥荒山下,古庙收贞魄。
乔木深青春,清光满瑶席。
搴芳徒有荐,灵意殊脉脉。
玉佩不可亲,裴回烟波夕。
南巡归来却没有再回,帝子(指湘妃)心中的怨恨愈发沉重。
万里之外失去了美丽的眉目,潇湘的水面显得空茫而碧绿。
在幽暗的荒山之下,古庙中收纳了她的贞洁之魂。
高耸的树木深藏着青春的秘密,清光洒满了瑶台席面。
采摘芬芳的花草只是一种徒劳,灵魂的意念却难以传达。
玉佩再美也无法亲近她,回旋在烟波中的夕阳显得如此孤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湘妃是指屈原的爱妾,因屈原投江而心生怨恨,诗中通过湘妃的视角表达对失去的哀伤和对故国的思念。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河南人,晚唐著名诗人,以其清新、凝练的风格著称,常以个人的悲苦和对社会的关怀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背景为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失去以及对历史的反思。
《湘妃怨》是一首充满忧伤与怀旧的诗,诗中通过湘妃的形象,表达了对美丽与纯真的失去,以及对国家和故乡的深切怀念。开头两句“南巡竟不返,帝子怨逾积”,一方面表现出湘妃的失望与哀怨,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与时间的流逝。接着,诗人描绘了万里之外的潇湘水,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孤独。后面的“冥冥荒山下,古庙收贞魄”,则使得情感变得更加沉重,强调了湘妃的贞洁与坚贞。
整个诗歌结构严谨,情感层层递进,最后通过“玉佩不可亲,裴回烟波夕”来收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法触及的无奈与惆怅。诗中不仅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剖析,也反映了历史与文化的交融,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湘妃的视角,表达了对爱情、青春与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哀伤,反映了个人情感与历史命运的交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帝子”在诗中指的是哪个角色?
A. 帝王
B. 湘妃
C. 诗人
D. 神仙
诗中提到的“万里丧蛾眉”中,蛾眉象征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失去青春
C. 失去爱人
D. 远方的山水
“玉佩不可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亲密
B. 怀念
C. 失落
D. 喜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