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婵娟篇

《婵娟篇》

时间: 2025-05-07 19:38:52

诗句

花婵娟,泛春泉。

竹婵娟,笼晓烟。

妓婵娟,不长妍。

月婵娟,真可怜。

夜半姮娥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

汉宫承宠不多时,飞燕婕妤相妒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38:52

原文展示:

婵娟篇
作者: 孟郊〔唐代〕

花婵娟,泛春泉。
竹婵娟,笼晓烟。
妓婵娟,不长妍。
月婵娟,真可怜。
夜半姮娥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
汉宫承宠不多时,飞燕婕妤相妒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四种“婵娟”,即优雅、美丽的意象:花的婵娟在春水上摇曳,竹的婵娟笼罩在清晨的烟雾中,妓女的婵娟却难以长久保持美丽,而月亮的婵娟则令人心疼。接着,诗人提到月亮女神嫦娥在夜半时分与太一(太阳)相会,人间本无灵匹可与之相配。汉宫中获得宠爱的女子并不长久,飞燕和婉约的嫔妃们相互嫉妒。

注释:

  • 婵娟:形容女子的美好和风姿,常用来形容月亮的柔美。
  • 泛春泉:春天的泉水轻轻荡漾。
  • 笼晓烟:晨曦中的烟雾笼罩着竹子。
  • :指妓女,常常是美丽但命运多舛的角色。
  • 姮娥:嫦娥,月亮女神,传说中的美丽女子。
  • 太一:古代神话中代表太阳的神。
  • 飞燕:指汉朝的王皇后,因其美丽而受到妒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冷泉,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质朴、情感真挚著称,尤其以咏怀诗和社会题材诗著称。孟郊一生经历了多次科举失败,晚年才得以入仕,这种经历使他的诗歌更具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精神。

创作背景
《婵娟篇》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中反映了美的易逝与嫉妒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女子命运的同情和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

诗歌鉴赏:

《婵娟篇》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思的诗作,以“婵娟”这一意象为线索,串联起四种不同的美好,却又暗藏悲剧的存在。开篇描绘花、竹、妓女和月亮四种“婵娟”,分别代表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人生之美和神秘之美,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渴望。特别是“妓婵娟,不长妍”一句,深刻揭示了美丽背后的无奈与短暂,体现了孟郊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

随着诗歌的深入,嫦娥与太一的描绘则引发对孤独与嫉妒的思考。嫦娥作为月神,与太阳的太一相会,象征着人间美好与永恒的追求,但诗人却感叹人间没有与之相匹的灵魂,突显了人类情感的孤独与渴望。最后提到汉宫中的嫉妒,更是将诗歌推向高潮,反映了历史上美丽与权力的相互关系,以及女性在权力游戏中的脆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及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孟郊对人生、爱情和美的思考,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和哲学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婵娟,泛春泉:描绘春天的花朵在泉水上轻轻荡漾,象征着自然的美丽。
  2. 竹婵娟,笼晓烟:竹子在晨雾中显得格外清幽,体现一种淡雅之美。
  3. 妓婵娟,不长妍:妓女的美丽是短暂的,暗示了她们的命运多舛。
  4. 月婵娟,真可怜:月亮的美丽却又带着一丝怜悯,反映了孤独的境遇。
  5. 夜半姮娥朝太一:提及嫦娥与太阳的相会,象征着绝世的孤独与渴望。
  6. 人间本自无灵匹:强调人间没有能与之匹敌的灵魂,凸显人类情感的孤独。
  7. 汉宫承宠不多时:指汉代宫廷中宠幸的女子命运多舛,隐含对权力与美貌的批评。
  8. 飞燕婕妤相妒嫉:指汉朝的嫉妒与争宠,展现了女性在权力中心的竞争与不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婵娟”作为美的象征,表达女性的美丽与脆弱。
  • 拟人:将月亮和春泉赋予情感,增强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美的短暂性与人生的无常,借助“婵娟”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与对人类孤独的深刻思考。通过描写自然与人事,展现了美与权力、嫉妒与孤独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生机。
  • :代表清雅与高洁。
  • 妓女:反映社会的悲剧与女性的命运。
  • 月亮:象征孤独与美的永恒。

每个意象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承载了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展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孟郊的《婵娟篇》主要描绘了哪些意象?

    • A. 花、竹、妓女、月亮
    • B. 风、雨、雪、雷
    • C. 山、水、云、天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嫦娥与____相会,象征着孤独与渴望。

  3.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对女性命运的同情。 (对/错)

答案

  1. A
  2. 太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下独酌》 - 李白
  • 《红楼梦诗词》 - 曹雪芹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孟郊的《婵娟篇》更侧重于对女性命运的思考,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情感与对月亮的向往。两者均以月亮为意象,但情感基调与社会背景各有不同,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寄兰干 小亭落成都官有诗次韵以谢 其二 小亭落成都官有诗次韵以谢 其一 次韵宇文白云山 其一 寄宇文相公 其二 重九彦清出猎独处无聊 重九 中秋 浈阳寓居 赠彦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轻描淡写 溜淌 鼎字旁的字 营缮所 休刊 毋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积非习贯 亿兆 去暑 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长字旁的字 上援下推 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调和鼎鼐 平平常常 俭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