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9:3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36:29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昨夜下了一阵小雨,天意使万物复苏。什么东西最先感知呢?那虚空的庭院里,草儿竞相冒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春雨”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生命的复苏和希望。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唐代诗人,字东野,号浪淘沙,生于河南,曾任职于朝廷,因其诗作多描写人生苦闷、社会不公而受人关注。他的诗风质朴而深沉,常用直白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春雨后》创作于孟郊成熟期,正值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与探索。此时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诗人借春雨复苏的场景,表达对生命力量的感慨和希望。
《春雨后》是一首描写春雨后自然复苏的诗,短小精悍却意蕴深远。诗人用简单的笔触描绘了春雨带来的生机,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生命的顽强。开篇“昨夜一霎雨”传达了春雨的轻柔与短暂,接着“天意苏群物”既说明了自然界的法则,又突出了春雨对万物复苏的影响。最后两句“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则通过草的生长象征生命的希望与活力,展示了生物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全诗在简洁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赞美和对春天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雨的到来,传达了自然界的复苏与生命的希望,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昨夜一霎雨”中“霎”的含义是什么?
诗中“虚庭草争出”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孟郊的《春雨后》更侧重于春雨带来的生命复苏,而王维则通过山水描绘展示自然的静谧与深邃。两者各有风格,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情感寄托。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