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雨后

《春雨后》

时间: 2025-05-04 09:36:29

诗句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36:29

诗词名称: 春雨后

作者: 孟郊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白话文翻译:

昨夜下了一阵小雨,天意使万物复苏。什么东西最先感知呢?那虚空的庭院里,草儿竞相冒出。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阵、瞬间。
  • 天意:自然的意志或规律。
  • :复苏、苏醒。
  • 群物:万物、众多的生物。
  • 虚庭:空旷的庭院。
  • 草争出:草儿争先恐后地冒出。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春雨”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生命的复苏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唐代诗人,字东野,号浪淘沙,生于河南,曾任职于朝廷,因其诗作多描写人生苦闷、社会不公而受人关注。他的诗风质朴而深沉,常用直白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春雨后》创作于孟郊成熟期,正值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与探索。此时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诗人借春雨复苏的场景,表达对生命力量的感慨和希望。


诗歌鉴赏:

《春雨后》是一首描写春雨后自然复苏的诗,短小精悍却意蕴深远。诗人用简单的笔触描绘了春雨带来的生机,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生命的顽强。开篇“昨夜一霎雨”传达了春雨的轻柔与短暂,接着“天意苏群物”既说明了自然界的法则,又突出了春雨对万物复苏的影响。最后两句“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则通过草的生长象征生命的希望与活力,展示了生物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全诗在简洁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赞美和对春天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夜一霎雨:描述昨夜下了一场小雨,时间短暂,渲染出春雨的轻盈感。
  • 天意苏群物:自然的意志促使万物复苏,表现了春雨的重要性。
  • 何物最先知:引发思考,想知道什么能最早感知到春雨的到来。
  • 虚庭草争出:草儿争先恐后地冒出来,表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春雨比作自然的意志,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 拟人:草儿“争出”,赋予植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生动性。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雨的到来,传达了自然界的复苏与生命的希望,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雨:象征生命的复苏和希望。
  • :代表生命的顽强与生机,尤其是春天的生长。
  • 虚庭:象征空旷、静谧的环境,衬托出生命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昨夜一霎雨”中“霎”的含义是什么?

    • A. 大雨
    • B. 一阵
    • C. 细雨
    • D. 雪
  2. 诗中“虚庭草争出”表现了什么?

    • A. 草的枯萎
    • B. 生命的复苏
    • C. 草的生长慢
    • D. 自然的干旱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孟郊的《春雨后》更侧重于春雨带来的生命复苏,而王维则通过山水描绘展示自然的静谧与深邃。两者各有风格,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情感寄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孟郊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念奴娇(次韵施德初席上) 念奴娇(春梦) 念奴娇(京口上元雪夜招唐元明) 念奴娇 立冬日风雨送秋 念奴娇(次刘周翰韵) 念奴娇(八月十三夜,与宋卿对月赏桂花于光远庵,和李汉老词) 念奴娇(送淮漕钱处和) 念奴娇(上巳太守待同官曲水园,因成) 念奴娇·扁舟夜泛 念奴娇(用韵答傅先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慻的词语有哪些 边众 料敌制胜 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二字旁的字 白衣宰相 鬼字旁的字 膏梁锦绣 两点水的字 黄皮刮廋 装载 生事微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殳字旁的字 琨瑜 鼻字旁的字 就地正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