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2:36
赠卢大夫将军
作者: 姚合 〔唐代〕
将军身在城,讵得虏尘清。
酿酒邀闲客,吟诗直禁营。
苍鹰春不下,战马夜空鸣。
碣石应无业,皇州独有名。
上山嫌髀重,拔剑叹衣生。
公议今如此,登坛到即行。
将军身处城中,怎能清除敌人的尘埃?
他酿酒招待闲客,吟诗直至禁军营中。
苍鹰在春天不再飞翔,战马在夜空中嘶鸣。
碣石山应当没有什么事业,只有皇州才有名望。
上山时觉得腿部沉重,拔剑时感叹衣衫的轻薄。
如今的公议是这样,登坛后就立刻行动。
作者介绍:姚合,唐代诗人,字子文,号白华,生于公元约780年,卒年不详。他的诗风多元,既有古风的韵味,也具现代的气息,常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中期,正值安史之乱后期,国家动荡,民生困苦。诗人在此背景下写作,表达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对将军的深切关怀。
《赠卢大夫将军》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诗中借助将军的身份,表达了对战乱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开篇即点明将军身处城中,形象地描绘了战士在战争中的无奈与痛苦。接着,诗人提到酿酒与吟诗,似乎希望在纷乱的世界中寻求片刻的宁静,反映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中“苍鹰春不下,战马夜空鸣”描绘了战斗的激烈与无尽,苍鹰不下寓意着战争的严酷,战马的嘶鸣则是对战斗的无情提醒。这种意象的运用,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将军的深切关怀及对国家安宁的期盼。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用“上山嫌髀重,拔剑叹衣生”来表达对现实的无奈,虽然有心为国,但也感受到身体与环境的重重束缚。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将军为主角,深入探讨了战争带来的苦痛及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求,展现了姚合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逐句解析:
将军身在城,讵得虏尘清。
酿酒邀闲客,吟诗直禁营。
苍鹰春不下,战马夜空鸣。
碣石应无业,皇州独有名。
上山嫌髀重,拔剑叹衣生。
公议今如此,登坛到即行。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和平的渴求。诗人通过将军的形象,反映出战士在动荡时代中的苦痛,强调了即便在战乱中,人们仍然渴望宁静与安逸的生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苍鹰”象征什么?
诗人对将军的态度是怎样的?
诗中“上山嫌髀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