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2:50
闻蝉寄贾岛
作者: 姚合 〔唐代〕
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
禅客心应乱,愁人耳愿聋。
雨晴烟树里,日晚古城中。
远思应难尽,谁当与我同。
秋天来了,我的吟唱更加苦涩,声音仿佛被半吞半随的风带走。禅宗的客人心中一定会感到混乱,而愁苦的人却希望耳朵能变得聋哑。雨过天晴,烟雾缭绕的树木间,夕阳下的古城中,思念的远方让人难以尽述,谁愿意与我一同分享这种孤独的感受呢?
姚合(约 780-842),唐代诗人,字子合,号虚白。生于河南,后迁居长安,官至监察御史。姚合的诗风典雅,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姚合的创作高峰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情感困境。
《闻蝉寄贾岛》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孤独。开篇“秋来吟更苦”,直截了当地表达了秋天带来的萧瑟和愁苦。随着季节的变化,诗人的情绪也愈加沉重,声音似乎被风吞没,象征着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禅客心应乱,愁人耳愿聋”,这里对比了两种境遇:一方面是追求内心宁静的禅客,另一方面是深陷愁苦的愁人。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感受和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他渴望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孤独,与他分享内心的苦涩。
最后两句“远思应难尽,谁当与我同”更是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诗人在古城的黄昏中,思念着远方的人,内心的孤独愈加明显。诗歌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融,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一种秋天的凄美与人心的孤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孤独与思念的感受,反映了人们在变幻的季节中内心的苦闷与对陪伴的渴求。
诗中“秋来吟更苦”表达了什么情感?
“禅客心应乱”中的“禅客”指的是?
“谁当与我同”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