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0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03:43
杏花天·牡丹昨夜方开遍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牡丹昨夜方开遍。
毕竟是今年春晚。
荼付与薰风管。
燕子忙时莺懒。
多病起日长人倦。
不待得酒阑歌散。
副能得见茶瓯面。
却早安排肠断。
牡丹昨夜刚刚盛开,
毕竟是今年的春天晚了。
只好把花卉交给春风来吹拂。
燕子忙着飞翔,而黄莺却显得懒惰。
多病的我在日长的春日里感到疲倦,
不等酒席散去,歌声停歇。
只要能见到茶杯的面容,
却已经早早安排好伤感的心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牡丹和燕子等意象,常常用来表现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在古典诗词中,牡丹象征着富贵与繁荣,而燕子是春天的使者,二者结合表现出春日的生机与盎然。
作者介绍:
辛弃疾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他的词多表现豪放与壮丽,兼具抒情与叙事,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历史背景。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岁月的无奈,富有生活的哲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杏花天·牡丹昨夜方开遍》是一首展现春日景象与个人情感的词作。诗人在开篇以“牡丹昨夜方开遍”引入,表现出春天的来临和繁花似锦的景象。然而随之而来的“毕竟是今年春晚”,则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流逝,春天已晚,繁花虽美,却难掩内心的失落与忧伤。
接下来的“荼付与薰风管”,描绘春风轻拂花卉的情景,生动而富有韵律感,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再到“燕子忙时莺懒”,则通过对比表现春日的生机与惬意,但“多病起日长人倦”的情感转变,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疲倦和无奈。
最后的“副能得见茶瓯面”,似乎在寄托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虽已“早安排肠断”,但这一切仍是诗人情感的真实流露,表现出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整首词在描绘春景的同时,映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无奈,展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深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牡丹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忧伤
C. 忍耐
D. 寂寞
“多病起日长人倦”中“多病”表达了什么?
A. 健康
B. 疲惫
C. 快乐
D. 忍耐
诗中提到的“燕子”是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夏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辛弃疾的《杏花天》更侧重于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的细腻情感与失落。两者均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但表达手法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