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3:01
东家有贤女,修行扬清声。
西家有贤女,落落无时名。
匿彩潜光世不见,西家反向东家羡。
铅华刻意为摧藏,不特人忘家亦忘。
始知真品入时难,国香谁识林中兰。
野花丛丛舒艳蕊,露冷烟深采未已。
此时贤女方深居,肯学东家殉虚誉。
春华秋实各有时,慎莫但取夭秾枝。
东边的家有位贤良的女子,修身齐家,声名显赫。
西边的家也有位贤良的女子,却默默无闻、无人知晓。
她如同隐藏的彩光,世人看不见,西边的家反而羡慕东边的。
铅华与刻意的装饰只会掩盖真实的光彩,不仅让人忘记她的家,也让她自己忘记了。
我才明白,真正的卓越在世间是多么难以被识别,国香又有谁能识得林中的兰花?
野花丛生,绽放着娇艳的花蕊,露水冰冷,烟霭深沉,花采尚未凋谢。
此时贤良的女子正深居简出,甘愿追逐东家的虚名。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各有其时,切忌只贪图那夭折的花枝。
凌树屏,清代诗人,字仲华,号梅溪。生于清代中期,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行路难 其四》创作于清代,这一时期,社会风气逐渐趋于浮华,许多优秀的品德与才华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贤女处境的惋惜,以及对真正品质的追求和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比东家和西家的贤女,揭示了社会对贤良之人的不同认知与评价。东家的贤女因其修身齐家而声名显赫,西家的贤女却因其才华未被世人识别而默默无闻。诗人通过“匿彩潜光”暗示那些隐藏的优秀品质,表达了对社会浮华的讽刺。接着,诗人指出,铅华的外表只会掩盖真实的光彩,使人忘却真情,甚至连贤女自己也被虚名所迷惑。最后,诗人呼唤人们要认清事物的本质,不应只追逐短暂的花枝,而忽视春华秋实的道理。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品德、才华和名声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哲理性与艺术性。
东家有贤女,修行扬清声。
东边的家中有位贤良的女子,通过修身齐家而声名远扬。
西家有贤女,落落无时名。
西边的家也有一位贤良的女子,但她却默默无闻,鲜有人知。
匿彩潜光世不见,西家反向东家羡。
这位贤女的才华如同隐秘的光芒,世人无法看到,反而让西家羡慕东家。
铅华刻意为摧藏,不特人忘家亦忘。
外在的浮华和刻意的装饰只会掩盖真实的自我,使人忘记了家庭的本质。
始知真品入时难,国香谁识林中兰。
这让我明白,真正的优秀品质在世间是多么难以被识别,国香又有谁能识得林中的兰花?
野花丛丛舒艳蕊,露冷烟深采未已。
野花在丛中肆意绽放,露水冰冷,烟霭深沉,花采依然未凋谢。
此时贤女方深居,肯学东家殉虚誉。
此时,那位贤良的女子却深居简出,甘愿追逐虚名。
春华秋实各有时,慎莫但取夭秾枝。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各有其时,切忌只贪图那夭折的花枝。
整首诗反映了对真正优秀品质的追求与思考,表达了对社会浮华的批判,倡导人们要认清事物的本质,不应被短暂的名声所迷惑。
东家的贤女以什么方式扬名?
西家的贤女为何默默无闻?
“春华秋实各有时”主要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