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入海二首

《入海二首》

时间: 2025-04-28 22:37:54

诗句

乘桴入南海,海旷不可临。

茫茫失方面,混混如凝阴。

云山相出没,天地互浮沉。

万里无涯际,云何测广深。

潮波自盈缩,安得会虚心。

海上三神山,逍遥集众仙。

灵心岂不同,变化无常全。

龙伯如人类,一钓两鳌连。

金台此沦没,玉真时播迁。

问子劳何事,江上泣经年。

隰中生红草,所美非美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37:54

入海二首

原文展示:

乘桴入南海,海旷不可临。
茫茫失方面,混混如凝阴。
云山相出没,天地互浮沉。
万里无涯际,云何测广深。
潮波自盈缩,安得会虚心。
海上三神山,逍遥集众仙。
灵心岂不同,变化无常全。
龙伯如人类,一钓两鳌连。
金台此沦没,玉真时播迁。
问子劳何事,江上泣经年。
隰中生红草,所美非美然。

白话文翻译:

乘坐小舟驶入南海,海面辽阔无法触及。
茫茫大海失去了方向,混沌之中如同阴影凝结。
云山时隐时现,天地间互相浮沉。
万里无尽的海岸线,怎么能测量它的深广?
潮水不断涨落,如何能与虚无相会?
海上三座神山,逍遥自在聚集众多仙人。
灵魂的心性难以相同,变化无常是它的本质。
龙伯如同人类,钓鱼时一次钓上两条大鳌。
金台在此沉没,玉真随时迁移。
问你为何辛苦,江边泪流经年。
湿地中生长着红草,所美的并非真正的美。

注释:

字词注释:

  • 乘桴:乘坐小舟。
  • 南海:指南方的海洋。
  • 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 方面:方向。
  • 混混:混乱的样子。
  • 盈缩:涨落。
  • 三神山: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 龙伯:传说中的神龙。
  • 金台、玉真:象征神仙或美好的事物。

典故解析:

  • “三神山”可能指代《山海经》中的神仙之地,象征着超脱世俗的理想境界。
  • “龙伯”与“人类”的对比,表现了人与神的关系,强调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说,字子云,唐代诗人,曾任太常卿,性情洒脱,善于描写山水景物,作品中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背景可能与张说的出海经历有关,诗中流露出对大海的敬畏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与生命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入海二首》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的开头,诗人以“乘桴入南海”引入,展现了他对辽阔大海的向往和探索的勇气。接着,诗人描绘了海的浩瀚与无边,表现出一种失去方向感的迷茫,这种迷茫不仅是对自然的感受,也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不确定性。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提到“云山相出没”,仿佛在展现大自然的变化无常,人生亦如是,时而隐现,时而沉浮。

诗中“万里无涯际,云何测广深”,直接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渺小和对生命深度的探索欲望,展现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微不足道。接下来的部分,诗人提到“潮波自盈缩”,让人感受到海水的涨落和生命的起伏,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最后,诗人以“问子劳何事”结束,似乎在反思人们在江边辛苦劳作的意义,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深刻挖掘了哲理,使人对生命、自然有了更深的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乘桴入南海”:乘船进入南海,开启探索之旅。
  • “海旷不可临”:海面辽阔,无法靠近,感受自然的浩瀚。
  • “茫茫失方面”:在广阔无边的海上失去方向,表达迷失感。
  • “混混如凝阴”:形容海面混沌,似乎阴云密布,暗示不安。
  • “云山相出没”:云和山时隐时现,体现自然的变化。
  • “天地互浮沉”:天地之间的浮沉交替,象征人生的起伏。
  • “万里无涯际”:无尽的海岸线,表达浩瀚无边。
  • “云何测广深”:对大海深广的无奈提问,感慨人之渺小。
  • “潮波自盈缩”:潮水的涨落自有规律,象征生活的变迁。
  • “安得会虚心”:如何能与虚无相会,反映哲学思考。
  • “海上三神山”: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象征理想境界。
  • “逍遥集众仙”:神仙们的逍遥生活,表达人生理想。
  • “灵心岂不同”:灵魂的心性难以相同,强调个体差异。
  • “变化无常全”:一切皆在变化之中,反映生命的本质。
  • “龙伯如人类”:龙伯与人类的对比,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 “一钓两鳌连”:比喻意外的收获,人生的机缘。
  • “金台此沦没”:美好的事物沉没,象征失去。
  • “玉真时播迁”:指美好的事物随时变化,人生无常。
  • “问子劳何事”:反思辛劳的意义,感叹人生。
  • “江上泣经年”:在江边流泪,表达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 “隰中生红草”:湿地中生出的红草,象征对美的追求。
  • “所美非美然”:所追求的美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美,反映对美的质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进行对比,揭示哲理。
  • 拟人:赋予海潮和云山以人的情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运用工整的对仗句式,增强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海洋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对人生、自然以及存在意义的深刻反思。诗人以广阔的海洋为背景,探讨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力,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海:象征着未知与探索。
  • 云山:象征变化与不确定性。
  • 潮波:象征生活中的起伏与变化。
  • 三神山:象征理想的栖息地。
  • 龙伯: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乘船驶入哪个海域? A. 北海
    B. 南海
    C. 东海
    D. 西海

  2. 诗中提到的“云山相出没”主要描述了什么现象? A. 天气变化
    B. 人生起伏
    C. 自然景观
    D. 生活琐事

  3. “万里无涯际,云何测广深”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自然的美
    B. 生命的无常
    C. 人类的渺小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终南山》

诗词对比:

  • 张说的《入海二首》与李白的《庐山谣》均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哲思,但张说更侧重于对海洋的思考,而李白则展现了山的雄伟与人心的向往。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共同反映出人对自然的探索与对生命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读》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温口泊 徽江水 清远峡 大酺 送和西蕃使 泛舟送郑卿入京 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 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 宿羽亭侍宴应制 望春亭侍游应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死中求活 赤字旁的字 我负子戴 包含押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程的词语有哪些 幺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淹顿 侠客 韭字旁的字 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谨政 暗箭中人 一手包办 眩乱 率兽食人 羊字旁的字 允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