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2:25
客舍月下对酒,醉后寄毕四耀
乡路风雪深,生事忧患迫。
天长波澜广,高举无六翮。
独立寒夜移,幽境思弥积。
霜月照胆净,银河入檐白。
沽酒聊自劳,开樽坐檐隙。
主人奏丝桐,能使高兴剧。
清机暂无累,献酢更络绎。
慷慨葛天歌,愔愔广陵陌。
既醉万事遗,耳热心亦适。
视身兀如泥,瞪目傲今昔。
故人间城阙,音信两脉脉。
别时前盟在,寸景莫自掷。
心与白日斗,十无一满百。
寓形薪火内,甘作天地客。
与物无亲疏,斗酒胜竹帛。
何必用自苦,将贻古贤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客舍对酒而歌的情景。诗人独自一人,面对风雪的乡路,忧虑着生活中的种种困扰。天地辽阔,自己却感到无力,像没有翅膀的鸟儿。寒夜里,他的思绪愈发加深,冷霜下的明月照亮了他的内心,犹如银河倾泻在屋檐上。借酒消愁,打开酒樽坐在屋檐下,主人弹奏丝桐乐器,令人心情愉悦。没有烦恼,饮酒更显得热络。豪情激昂,吟唱古诗词,心情沉醉如梦。醉后万事皆忘,耳朵发热,心中也感到舒适。望着自己的身体如同泥块,目光傲视今昔。老友之间的城阙,音信稀疏。分别时的约定还在,切莫轻言放弃。心中与白天的阳光较量,十次失败也不满百。身处火焰中,甘愿做天地的客人。与世无争,饮酒豪放胜过名利。何必自苦,来承担古人的责难。
独孤及,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作品中常流露出对人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写于寒冷的夜晚,诗人身处客舍,借酒消愁,在纷扰的生活中寻求一丝慰藉。社交的孤独感和对往事的怀念交织在一起,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独孤及的《客舍月下对酒,醉后寄毕四耀》通过寒冷的夜晚和酒的陪伴,描绘出一种独特的孤寂与豪放。诗人以“乡路风雪深”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风雪交加的境地,传达出一种生存的艰辛与无奈。接下来的“天长波澜广”让人感受到作者面对浩瀚宇宙的渺小与无助,恰如无翅的鸟儿,令人心生同情。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转向自我放逐的状态,借酒浇愁,借乐洗心。在“主人奏丝桐”的音乐中,诗人再次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与慰藉。此时的他,已然忘却了生活的烦恼,醉意渐浓,甚至有了“耳热心亦适”的愉悦。诗的最后几句,诗人将自己比喻为天地间的客人,与外界无亲疏,表达出一种洒脱与不羁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执着追求。通过细腻的意象与丰富的情感,独孤及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既孤独又豪放的诗意画面,令人深思。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人生的思考与自我放逐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孤独的夜晚和饮酒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豪放自由的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友谊和往事的珍视,展现了一种洒脱而又深邃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乡路风雪深”意指什么?
“主人奏丝桐”中的“丝桐”指的是什么?
诗人用“视身兀如泥”表达了什么情感?
李白《月下独酌》与独孤及的《客舍月下对酒》在主题上均表达了在月光下独自饮酒的情景,但李白更强调自我陶醉的豪放与洒脱,而独孤及则在豪放中渗透了更多的孤独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