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0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08:05
年长心易感,况为忧患缠。
壮图迫世故,行止两茫然。
王旅方伐叛,虎臣皆被坚。
鲁人著儒服,甘就南山田。
挈榼上高磴,超遥望平川。
沧江大如綖,隐映入远天。
荒服何所有,山花雪中然。
寒泉得日景,吐霤鸣湔湔。
举酒劝白云,唱歌慰颓年。
微风度竹来,韵我号钟弦。
一弹一引满,耳热知心宣。
曲终余亦酣,起舞山水前。
人生几何时,太半百忧煎。
今日羁愁破,始知浊酒贤。
随着年纪的增长,内心变得更加敏感,尤其是在忧患缠绕的情况下。壮志雄图被世俗的烦恼压迫,自己的行动和方向也变得迷茫。王师正在征讨叛乱,武臣们全都披上了铠甲。鲁国的人穿上了儒生的衣服,甘愿隐居于南山的田园。提着酒壶走上高台,向远方的平原眺望。沧江宽大如带,隐约映入遥远的天空。荒野中有什么呢?只有山花在雪中悄然绽放。寒泉在阳光的照耀下,清澈的水流发出悦耳的声响。举杯劝饮白云,唱歌来慰藉衰老的心情。微风轻拂竹林,竹声如钟韵般悠扬。我一弹一引,满耳的热情知心相宣。曲终人醉,起舞于山水之间。人生有多少时光,半生都在忧虑煎熬。今天的郁闷终于打破,才明白浊酒也是一位贤者。
作者介绍:独孤及,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创作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致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社会动荡时期,诗人以个人情感为主线,结合历史背景,表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酒的寄托,表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初晴抱琴登马退山对酒望远醉后作》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人在自然的背景下,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寻。整首诗以“年长心易感”开篇,展现了随着岁月流逝,诗人内心的敏感与忧虑。诗中对国家动荡和个人理想的反思,体现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诗中运用了大量自然意象,如“寒泉”、“山花”、“沧江”等,营造出一种宁静与悠闲的氛围,同时也与诗人内心的烦恼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举酒劝白云,唱歌慰颓年”,表达了在困境中用酒歌来解忧的洒脱态度,反映了人对生活的豁达与乐观。
最后“今日羁愁破,始知浊酒贤”,更是点明了全诗的核心思想:在纷扰的生活中,能够放下忧虑,享受当下的生活,才是人生的真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和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思,同时也展现了通过饮酒、作歌来排解忧愁的洒脱态度,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豁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鲁人”指的是哪个国家的人?
诗人提到的“寒泉得日景”主要描绘了什么?
诗中“今日羁愁破”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