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画卷後六言二首之二鸣琴召鹤图

《题画卷後六言二首之二鸣琴召鹤图》

时间: 2025-05-07 23:46:39

诗句

结茅百尺荒台,杖藜一径莓苔。

谢绝鸡群老鹤,不应端为琴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6:39

原文展示:

结茅百尺荒台,杖藜一径莓苔。
谢绝鸡群老鹤,不应端为琴来。

白话文翻译:

在荒凉的高台上,我搭建了茅草屋,
手持拐杖,走在满是莓苔的小路上。
我拒绝那些鸡群和老鹤,
琴声也不应该为此而来。

注释:

  • 结茅:搭建茅草屋。
  • 百尺荒台:高达百尺的荒凉台地。
  • 杖藜:手杖,通常用来指代年长者或隐士。
  • 一径莓苔:一条布满莓苔的小路,表示环境的清幽。
  • 谢绝:拒绝。
  • 鸡群老鹤:指代世俗的喧嚣与纷扰。
  • 不应端为琴来:意指琴声不应该为这些世俗事物而响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字方回,号秋水,晚号小溪,宋代著名词人和诗人。他的词风婉约细腻,常常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尤其擅长描绘孤独与淡泊的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贺铸隐居生活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对世俗的淡泊与拒绝,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鸣琴召鹤图》表现了贺铸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诗中描绘了一个清幽的自然环境,百尺荒台与莓苔小径的结合,构建出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寓意诗人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在此环境中,手握拐杖,仿佛成为了一个不问世事的隐士,体现了其对世俗纷扰的拒绝。

“谢绝鸡群老鹤”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拒绝与超脱。鸡群象征着世俗的琐碎与喧闹,老鹤则象征着一种不谙世事的悠然自得。诗人不愿意因外界的纷扰而打扰自己内心的平静,强调了琴声的纯粹与高雅,琴声不应为尘世的纷扰而存在。整体来看,这首诗传达了一种独立、清净的生活理想,显示出诗人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结茅百尺荒台:诗人搭建茅屋于高台,暗示隐居生活。
  2. 杖藜一径莓苔:手持拐杖,走在苔藓覆盖的小路上,刻画出清幽的环境。
  3. 谢绝鸡群老鹤:拒绝世俗的纷扰,表明对尘世的超然态度。
  4. 不应端为琴来:琴声不应因世俗而起,强调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鸡群比作世俗的烦扰。
  • 对仗:上下句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意的表现力。
  • 意象:通过自然意象传达诗人的情感,如荒台和莓苔。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诗人对宁静隐逸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拒绝。诗中展现了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坚持,体现了高洁的生活理想。

意象分析:

  • 荒台:象征孤独与超然。
  • 莓苔:代表自然的清幽与静谧。
  • :象征艺术与高雅,表明内心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鸡群"主要象征什么?

    • A. 自然
    • B. 世俗的琐事
    • C. 孤独
  2. "谢绝鸡群老鹤"中,"谢绝"的意思是什么?

    • A. 接受
    • B. 拒绝
    • C. 忽略
  3. 诗人手持的"杖藜"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年轻
    • B. 贫穷
    • C. 隐士的身份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描绘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山中杂诗》(王维):反映隐逸生活的诗风。

诗词对比:

  • 《题画卷》(贺铸)与《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但贺铸更侧重内心的宁静,苏轼则更多地反映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包括贺铸的诗词。
  • 《古典诗词鉴赏》:分析诗词的技巧与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扇子诗 青华阁帖三卷绍兴御刻皆二王书后有释文余颇辨其误复跋一诗 怀五台旧居 客有询幼莲师世兄者书忆 梅花四首 其四 诏书到日喜雨呈石末公 和慎思诗呈同院诸公 其二 次仲氏韵 东林寺酬韦丹刺史 满江红十六首 其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货料 父字头的字 莫测高深 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尘头大起 滔开头的成语 灵祉 辵字旁的字 命梓 食字旁的字 劬劳顾复 近稿 古调独弹 疲惫不堪 玉葬香埋 止字旁的字 息开头的成语 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