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竹轩出笋

《竹轩出笋》

时间: 2025-04-27 18:24:49

诗句

问讯东轩竹,新萌颇不齐。

文章藏雾豹,头角触藩羝。

逸气先腾上,长鞭半落西。

后来堪底用,采摄付山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4:49

原文展示

竹轩出笋
作者:曾几 〔宋代〕

问讯东轩竹,新萌颇不齐。
文章藏雾豹,头角触藩羝。
逸气先腾上,长鞭半落西。
后来堪底用,采摄付山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通过描写竹子萌发新芽的景象,表达了对新生事物的关注和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开头询问东边的竹子,发现新长出来的竹笋并不齐整。接着将竹子比作潜藏于雾中的豹子,暗喻其潜力无限,前景广阔。然后描绘出竹子向上生长的气势,仿佛长鞭在西方落下。最后表达出对竹子的未来用途的期待,愿能将其采集并托付给山中妻子。

注释

  • 问讯:询问、打听。
  • 东轩竹:指东边的竹子,轩指竹屋或竹林。
  • 新萌:新生的竹笋。
  • 颇不齐:生长得不整齐。
  • 文章:这里指竹子的气质和潜力。
  • 藏雾豹:藏于雾中的豹子,形容竹子的神秘和力量。
  • 头角:头角峥嵘,形容竹子的生长势头。
  • 逸气:轻松的气息,形容竹子向上的生长。
  • 长鞭:比喻竹子的生长延伸。
  • 堪底用:到后来能够用来做某种用途。
  • 采摄付山妻:指将竹子采集后交给山中的妻子,寓意生活的实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几,字子真,号白云,宋代诗人,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他的诗风清丽脱俗,常常包含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寄托了对未来希望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竹轩出笋》整体上通过竹子的生长描绘了生命的活力和潜力。开篇的“问讯东轩竹”,不仅引入了竹子这一意象,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关心和对自然的敏感。竹子作为一种植物,象征着坚韧与生机,诗中“新萌颇不齐”一语,暗示了新生事物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完善之处,然而这种不齐正是生命多样性的体现。

接下来的“文章藏雾豹”则将竹子的潜力与凶猛的豹子相提并论,显示出诗人对竹子未来发展的信心。此外,诗中提到的“逸气先腾上”,不仅描绘了竹子向上的生长状态,也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提升,仿佛在说,只要有足够的气势和信念,就能够达到更高的层次。

最后两句则将整个诗意引向实用的层面,表达了对未来竹子用途的期待,隐含着生活的智慧和对家庭的责任感。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结合自然和人生的哲思,给人以启迪。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问讯东轩竹:诗人首先问候东边的竹子,显示了对自然的关心。
    • 新萌颇不齐:新长出的竹笋在生长中不够整齐,反映了生命的多样性。
    • 文章藏雾豹:竹子的潜力如同藏于雾中的豹子,暗示了无限可能。
    • 头角触藩羝:竹子生长的状态如同头角碰触到围栏的羚羊,象征着突破与奋进。
    • 逸气先腾上:竹子的生长气势如虹,显示出自然的力量。
    • 长鞭半落西:竹叶向西延展,如长鞭一般,表现出生命的延续。
    • 后来堪底用:对竹子未来用途的期待,体现在实际生活的需要。
    • 采摄付山妻:最终将竹子交给山中的妻子,寓意着家庭和生活的结合。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比作豹子,形象生动,突显竹子的潜力。
    • 拟人:赋予竹子生长的气势,让其具有人格化的特征。
    • 对仗: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现了对生命与未来的期待,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竹子:象征坚韧、清雅和生机,代表着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 雾豹:代表潜力和力量,暗示着事物在成熟前可能的神秘状态。
  • 长鞭:象征生命的延续与成长,表现出向上的气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新萌颇不齐”是什么意思?

    • A. 竹子长得很齐整
    • B. 新长的竹笋不整齐
    • C. 竹子已经成熟
  2. “文章藏雾豹”这一句所表达的隐喻是什么?

    • A. 竹子没有潜力
    • B. 竹子的潜力无限
    • C. 竹子很普通
  3. 诗中“采摄付山妻”这句的意义是什么?

    • A. 将竹子用于家庭生活
    • B. 竹子没有用处
    • C. 竹子生长过快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竹里馆》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曾几的《竹轩出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性思考,但曾几的诗更关注于竹子的生长和潜力,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环境的宁静与人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读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友二首 自遣 王内人琵琶引 酬魏三十七 赠方处士兼以写别 长沙元门寺张璪员外壁画 九日 恼从兄 和吴中丞悼笙妓 寄长沙许侍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门字框的字 螳螂奋臂 从头 包含痕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桐的词语有哪些 釜开头的成语 浮云朝露 谷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伟服 张楚 贝阙珠宫 掂斤抹两 身镜体牖 齲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焦眉苦脸 倦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