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1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16:08
真僧闭精宇,灭迹含达观。
列嶂图云山,攒峰入霄汉。
丹崖森在目,清昼疑卷幔。
蓬壶来轩窗,瀛海入几案。
烟涛争喷薄,岛屿相凌乱。
征帆飘空中,瀑水洒天半。
峥嵘若可陟,想像徒盈叹。
杳与真心冥,遂谐静者玩。
如登赤城里,揭步沧洲畔。
即事能娱人,从兹得消散。
这位真正的僧人闭门修行,抛弃世俗的痕迹,心中却拥有广阔的见解。山峦排布如画,云雾缭绕,峰峦高耸入云霄。眼前的丹崖巍峨壮观,清晨的阳光让人怀疑是卷起的帷幕。蓬莱仙岛似乎从窗外飞来,浩瀚的海洋映入案头。烟波浩渺,潮水翻涌,岛屿错落有致。远帆在空中飘荡,瀑布如天洒下。山的峥嵘似乎可以攀登,想象之中不禁感慨万千。心灵的深邃与真实的感受融汇,静谧中让人感到愉悦。仿佛置身于赤城,漫步于沧洲之畔。眼前的景象能够陶冶情操,从此我可以放下烦恼。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风豪放,语言清新,擅长抒情,尤其以山水、酒、月为题材,作品中常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莹禅师房观山海图》创作于李白的晚年,诗中描绘了他在一位禅师的房间中,观赏山水画的情景。这首诗体现了他在修行过程中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反映出他希望通过景象达到内心的宁静与欢愉。
《莹禅师房观山海图》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李白通过对山海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和内心宁静的思考。诗的开头“真僧闭精宇,灭迹含达观”,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真正的修行不仅在于外在的行为,更在于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领悟。接着,诗人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从“列嶂图云山”到“烟涛争喷薄”,展现了山海的宏伟与变幻。诗中的意象层层叠加,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李白在这里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欣赏,更是借助这些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感悟与超脱。在“峥嵘若可陟,想像徒盈叹”一句中,诗人对高峰的渴望与自我反思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他对世俗的超然态度。最后,诗歌在“即事能娱人,从兹得消散”中达到高潮,传达了通过观察自然,心灵得到放松与愉悦的主题。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象丰富,体现了李白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是其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集中在通过自然景观的观赏来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愉悦,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李白借助山海的壮丽,展现了他对修行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他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精神追求。
选择题:诗中的“真僧”指的是?
A. 假装修行的人
B. 内心深邃的真正修行者
C. 世俗的人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蓬壶”象征着____。
判断题:李白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世俗的追求。
A. 正确
B. 错误
李白的诗往往豪放,充满个性与激情,而王维则更注重平和与内心的宁静。两位诗人在描绘山水时,李白偏重于表现壮阔的自然景观,而王维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