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感事 其二

《感事 其二》

时间: 2025-05-06 19:27:25

诗句

缟素称先帝,春秋大复雠。

告天传玉册,哭庙见诸侯。

诏令屯雷动,恩波解泽流。

须知六军出,一埽定神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7:25

原文展示:

缟素称先帝,春秋大复雠。告天传玉册,哭庙见诸侯。诏令屯雷动,恩波解泽流。须知六军出,一埽定神州。

白话文翻译:

穿着丧服表示对先帝的哀悼,春秋时期强调复仇的重要性。向天宣告并传递玉册,在庙宇中哭泣以示对诸侯的尊重。诏令如雷霆般震动,恩泽如解冻的流水般传播。必须知道六军出动,一举平定整个神州。

注释:

  • 缟素:白色的丧服,这里指对先帝的哀悼。
  • 春秋大复雠:春秋时期强调复仇的重要性。
  • 告天传玉册:向天宣告并传递重要的文书。
  • 哭庙见诸侯:在庙宇中哭泣,表示对诸侯的尊重。
  • 诏令屯雷动:诏令发出,如同雷霆般震动。
  • 恩波解泽流:恩泽如解冻的流水般传播。
  • 六军:古代指国家的正规军队。
  • 一埽定神州:一举平定整个神州,即中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主张“经世致用”,强调学问应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此诗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复仇的强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复仇的强调。诗中提到的“春秋大复雠”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复仇的强调。诗中“缟素称先帝”一句,以穿着丧服的形象,表达了对先帝的哀悼和对国家的忠诚。“春秋大复雠”则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强调了复仇的重要性。“告天传玉册,哭庙见诸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通过向天宣告和在庙宇中哭泣,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诸侯的尊重。“诏令屯雷动,恩波解泽流”则以雷霆和流水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诏令的威力和恩泽的传播。最后,“须知六军出,一埽定神州”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希望通过六军的出动,一举平定整个神州。

诗词解析:

  • 缟素称先帝:通过穿着丧服的形象,表达了对先帝的哀悼和对国家的忠诚。
  • 春秋大复雠: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强调了复仇的重要性。
  • 告天传玉册,哭庙见诸侯:通过向天宣告和在庙宇中哭泣,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诸侯的尊重。
  • 诏令屯雷动,恩波解泽流:以雷霆和流水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诏令的威力和恩泽的传播。
  • 须知六军出,一埽定神州: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希望通过六军的出动,一举平定整个神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诏令屯雷动”中的“雷动”,形象地描绘了诏令的威力。
  • 拟人:如“恩波解泽流”中的“解泽流”,将恩泽比喻为解冻的流水,形象地描绘了恩泽的传播。
  • 对仗:如“缟素称先帝,春秋大复雠”中的“缟素”与“春秋”,“称先帝”与“大复雠”,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复仇的强调。通过鲜明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先帝的哀悼、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诸侯的尊重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意象分析:

  • 缟素:白色的丧服,象征哀悼和忠诚。
  • 春秋:历史时期,象征复仇的重要性。
  • 玉册:重要的文书,象征宣告和传递。
  • 庙宇:宗教场所,象征尊重和敬畏。
  • 雷霆:强大的自然力量,象征诏令的威力。
  • 流水:自然现象,象征恩泽的传播。
  • 六军:国家的正规军队,象征力量和决心。
  • 神州:中国,象征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缟素称先帝”中的“缟素”指的是什么? A. 白色的丧服 B. 春天的服饰 C. 秋天的服饰 D. 冬天的服饰

  2. 诗中“春秋大复雠”中的“春秋”指的是什么? A. 历史时期 B. 春天的季节 C. 秋天的季节 D. 冬天的季节

  3. 诗中“告天传玉册”中的“玉册”指的是什么? A. 重要的文书 B. 玉制的书籍 C. 玉制的器具 D. 玉制的饰品

  4. 诗中“诏令屯雷动”中的“雷动”比喻了什么? A. 诏令的威力 B. 雷声的响亮 C. 雷电的闪烁 D. 雷雨的猛烈

  5. 诗中“须知六军出,一埽定神州”中的“六军”指的是什么? A. 国家的正规军队 B. 六种不同的军队 C. 六种不同的武器 D. 六种不同的战术

答案:

  1. A
  2. A
  3. A
  4. A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顾炎武的其他诗作,如《日知录》中的诗篇,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思想和风格。
  • 其他明末清初诗人的作品,如黄宗羲、王夫之等人的诗作,可以比较同一时期不同诗人的思想和风格。

诗词对比:

  • 顾炎武的《感事 其二》与他的其他诗作,如《日知录》中的诗篇,可以比较他的思想和风格的演变。
  • 顾炎武的《感事 其二》与其他明末清初诗人的作品,如黄宗羲、王夫之等人的诗作,可以比较同一时期不同诗人的思想和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顾炎武的《日知录》
  •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 王夫之的《读通鉴论》
  • 《明末清初诗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用韩干闻喜亭柱间韵) 木兰花慢 其二 帘下美人 木兰花慢 乱后渡江感赋 木兰花慢 再和何侍御前府韵,前章所谓变风 木兰花慢 和杜德常中秋韵 木兰花慢(清明后赏牡丹) 木兰花慢 饯别韩楚生大令归金陵 木兰花慢 春日雪后泛舟 木兰花慢 焦山登眺 木兰花慢 送陈石泉自北归 志雅堂杂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立字旁的字 厖淆 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吹吹拍拍 白费口舌 齐字旁的字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豕字旁的字 包含危的词语有哪些 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挨排 殭仆 云堦月地 催租瘢 富国彊兵 撩逗 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