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1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18:02
感事 其四 尚录文侯命,深虞雒邑东。 千秋悬国耻,一旦表军功。 蹋鞠追名将,乘轩比上公。 君王多倚托,先与赋彤弓。
仍然记录着文侯的命令,深深忧虑着雒邑的东部。 千年的国耻高悬,一旦间彰显军功。 踢球追逐着名将,乘坐华车媲美上公。 君王多有倚重,先赐予红色的弓。
作者介绍: 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诗人,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他生活在明清交替时期,对国家的兴衰有着深刻的感受,其诗作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顾炎武在清朝初年所作,当时国家刚刚经历了明清交替的动荡,诗人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忧虑,同时也在诗中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向往和对军功的赞颂。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首两句“尚录文侯命,深虞雒邑东”,诗人回顾历史,表达了对古代文侯遗训的尊重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中间两句“千秋悬国耻,一旦表军功”,诗人用“千秋”与“一旦”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国家耻辱的沉重和军功的难得。最后两句“蹋鞠追名将,乘轩比上公”,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向往和对显赫地位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强调了军功的难得和对显赫地位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蹋鞠”是指什么? A. 踢球游戏 B. 骑马 C. 射箭 D. 跳舞
“彤弓”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赐予军功 B. 赐予爵位 C. 赐予财富 D. 赐予土地
诗中的“雒邑东”是指哪里? A. 北京 B. 洛阳 C. 南京 D. 西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