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感事 其三

《感事 其三》

时间: 2025-04-26 22:38:57

诗句

上宰承王命,专征指大江。

出关收汉卒,分陕寄周邦。

日气生元甲,云祥下赤幢。

登坛推大将,国士定无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8:57

原文展示:

感事 其三 顾炎武 〔清代〕

上宰承王命,专征指大江。 出关收汉卒,分陕寄周邦。 日气生元甲,云祥下赤幢。 登坛推大将,国士定无双。

白话文翻译:

首辅接受君王的命令,专门负责征讨大江流域。 出关后收编汉地的士兵,分派到陕西以巩固周朝的疆域。 日光下,金属铠甲闪耀着光芒,云彩中,红色的旗帜飘扬。 在坛上推举出大将军,国家的杰出人才必定是无与伦比的。

注释:

  • 上宰:指首辅,即朝廷中的最高官员。
  • 承王命:接受君王的命令。
  • 专征:专门负责征讨。
  • 大江:指长江。
  • 出关:指出征的军队离开关隘。
  • 汉卒:汉地的士兵。
  • 分陕:分派到陕西。
  • 周邦:指周朝的疆域。
  • 日气:日光。
  • 元甲:金属铠甲。
  • 云祥:云彩中的吉祥之兆。
  • 赤幢:红色的旗帜。
  • 登坛:在坛上举行仪式。
  • 推大将:推举出大将军。
  • 国士:国家的杰出人才。
  • 无双:独一无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在明亡后,积极参与抗清活动,后隐居著述,著有《日知录》等多部著作。顾炎武的诗歌多表达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对民族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顾炎武在清初时期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英雄人物的推崇。诗中通过描绘一位首辅接受君命,负责征讨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首辅接受君命,负责征讨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诗中“上宰承王命,专征指大江”一句,直接点明了首辅的职责和征讨的目标,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出关收汉卒,分陕寄周邦”则进一步描绘了征讨的具体行动,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疆域的重视。“日气生元甲,云祥下赤幢”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征讨军队的威武和吉祥的征兆,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最后两句“登坛推大将,国士定无双”则是对英雄人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宰承王命,专征指大江。

    • 首辅接受君王的命令,专门负责征讨大江流域。这句诗直接点明了首辅的职责和征讨的目标,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2. 出关收汉卒,分陕寄周邦。

    • 出关后收编汉地的士兵,分派到陕西以巩固周朝的疆域。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征讨的具体行动,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疆域的重视。
  3. 日气生元甲,云祥下赤幢。

    • 日光下,金属铠甲闪耀着光芒,云彩中,红色的旗帜飘扬。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征讨军队的威武和吉祥的征兆,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4. 登坛推大将,国士定无双。

    • 在坛上推举出大将军,国家的杰出人才必定是无与伦比的。这句诗是对英雄人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日气生元甲”中的“日气”比喻日光,“元甲”比喻金属铠甲,通过比喻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云祥下赤幢”中的“云祥”拟人化地描绘了云彩中的吉祥之兆,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上宰承王命,专征指大江”和“出关收汉卒,分陕寄周邦”,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通过描绘一位首辅接受君命,负责征讨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上宰:首辅,朝廷中的最高官员。
  • 大江:长江,象征国家的命脉。
  • 汉卒:汉地的士兵,象征国家的力量。
  • 周邦:周朝的疆域,象征国家的疆土。
  • 元甲:金属铠甲,象征军队的威武。
  • 赤幢:红色的旗帜,象征吉祥和胜利。
  • 国士:国家的杰出人才,象征国家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上宰”指的是什么? A. 首辅 B. 将军 C. 皇帝 D. 文臣

  2. 诗中的“大江”指的是什么? A. 黄河 B. 长江 C. 淮河 D. 珠江

  3. 诗中的“元甲”指的是什么? A. 金属铠甲 B. 木制盾牌 C. 布制战袍 D. 皮制战靴

  4. 诗中的“国士”指的是什么? A. 国家的普通士兵 B. 国家的杰出人才 C. 国家的贵族 D. 国家的文人

答案:

  1. A
  2. B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顾炎武的其他诗作,如《秋山》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思想。
  • 其他明末清初诗人的作品,如黄宗羲、王夫之等,可以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和思想。

诗词对比:

  • 顾炎武的《感事 其三》与他的其他诗作《秋山》等进行对比,可以了解他在不同主题下的诗歌风格和思想。
  • 与其他明末清初诗人的作品进行对比,如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等,可以比较不同诗人在同一历史背景下的思想和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顾炎武诗集》:收录了顾炎武的全部诗作,是研究他诗歌风格和思想的重要资料。
  • 《明末清初诗选》:收录了明末清初多位诗人的作品,可以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和思想。
  • 《顾炎武研究》:关于顾炎武的学术研究,深入探讨他的生平、思想和作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解语花·云容冱雪 六州 导引(高宗梓宫发引三首) 临江仙 满江红(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韵) 句 其二 踏莎行 高宗梓宫发引三首 其一 导引 满江红 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便桶 支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狂噬 乎结尾的成语 赤旱 安弱守雌 上着 包含偷的成语 莫须有 包含膺的成语 殳字旁的字 尺短寸长 笑里藏刀 桃花薄命 龙阳之兴 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