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5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52:10
清溪似与隐君谋,故入堂前漫不收。
盥手従今休汲井,浮觞取意便临流。
花漂涧谷来应远,石激琴筝久未休。
莫把朱栏强围绕,山家事事要清幽。
清澈的溪水仿佛与隐居的君子商量好了一样,因此流进了堂前,任其自由流淌。
洗手后,我今天不再去打井水,而是随意浮起酒杯,便在水边畅饮。
花瓣随着溪水漂流而来,山谷的声音也显得遥远;石头撞击琴弦的声音已经很久没有停止过。
不要把红色的栏杆强行围住,山中人家的一切都应该保持清幽。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涧溪,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苏辙以其清新脱俗的诗文和深邃的思想而著称,尤其擅长散文和诗词。
此诗作于苏辙隐居生活期间,反映了他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表达了他对清幽生活的珍惜和向往。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平溪堂》是一首极具画面感的诗,诗中描绘了一个清幽的溪水旁的场景,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清溪似与隐君谋”,引出一幅宁静的山水画,诗人似乎在与溪水进行低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从生活的琐事中抽离,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表现出一种随性而为的洒脱。尤其是“浮觞取意便临流”,充满了闲适的生活情趣。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则更进一步强调自然的清幽与人世的喧嚣,表现出一种对于拘束和繁杂生活的反感,传达了他内心对清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在意象的描绘上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显示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清静生活的珍视,反映了他追求内心宁静和自由的理想。
诗中提到的“隐君”指的是:
A. 隐士
B. 皇帝
C. 诗人
D. 农民
“浮觞”在诗中主要表示:
A. 酒杯
B. 诗句
C. 生活
D. 自由
诗人希望山中生活保持:
A. 繁华
B. 清幽
C. 喧闹
D. 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