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2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6:08
次迟韵千叶牡丹二首
作者: 苏辙
老人无力年年懒,世事如花种种新。
百巧从来知是妄,一机何处定非真。
园夫漫接曾无种,物化相乘岂有神。
毕竟春风不拣择,随开随落自匀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年老无力、对世事变化的感慨。老人年年感到疲惫,对新事物感到懒散,正如花朵年年盛开又凋零。聪明的计谋和巧妙的想法其实都是虚妄的,一切事物的变化又有什么定数呢?园丁随意管理花园,却从未播种,万物变化又怎能有神明的操控呢?终究春风不会挑拣,花儿随风开放又凋谢,都是自然规律的体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反映了对自然变化的哲理思考,类似于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治”的理念。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容,号晦庵,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苏轼之弟。他的诗词风格清新,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时,诗人通过自然的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和对世事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哲学思考。
苏辙的《次迟韵千叶牡丹二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生之间的关系,诗中通过花的盛开与凋谢,隐喻世事的变化,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开篇的“老人无力年年懒”,直接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疲惫,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常态: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精力与热情逐渐消逝,世事变迁如花般美丽却又短暂。
接下来的“百巧从来知是妄”,则揭示了对世事的思考,诗人意识到世间的种种聪明才智终究是虚妄的,真正的智慧在于接受变化,而非试图去掌控一切。“一机何处定非真”,进一步强调了事物变化的无常和不可预知,体现了诗人对命运的哲学思考。
最后两句“毕竟春风不拣择,随开随落自匀匀”,则是对生命规律的总结,春风的到来和花的开放是自然法则,既没有选择,也没有偏见。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自然的谦卑与顺应,似乎在告诉我们,生活就像这春花一样,应该随遇而安,珍惜当下。
整首诗用词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辙深邃的哲理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既有个人的情感流露,又有普遍的社会观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强调了接受变化、珍惜当下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春风和花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提醒人们在面对人生的风雨时,应该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老人无力年年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年轻的怀念
B. 对老年的无奈
C. 对生活的热爱
D. 对自然的崇拜
“百巧从来知是妄”这句话的意思是?
A. 所有聪明的计谋都是真实的
B. 聪明的计谋都是虚幻的
C. 聪明人总是能成功
D. 计谋与智慧无关
诗中“毕竟春风不拣择”表达了什么思想?
A. 春风选择性地给予生命
B. 生活中的不公平
C. 自然规律的无差别性
D. 春天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