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4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9:45
寄王度居士
作者:姚合 〔唐代〕
憔悴王居士,颠狂不称时。
天公与贫病,时辈复轻欺。
茅屋随年借,盘餐逐日移。
弃嫌官似梦,珍重酒如师。
无竹栽芦看,思山叠石为。
静窗留客话,古寺觅僧棋。
瘦马寒来死,羸童饿得痴。
唯应寻阮籍,心事远相知。
这首诗写道,憔悴的王居士,精神颠狂,无法适应这个时代。老天与我相伴的是贫病交加,身边的人又轻视我。茅屋随着岁月渐渐变旧,餐盘的搬迁也随日子而变。对于官场的厌弃如同一场梦,珍惜美酒如同尊重老师。没有竹子栽种芦苇可看,思念的山峰在重重叠叠的石头中。静静的窗前留客聊天,古老的寺庙中寻找棋友。瘦弱的马在寒冷中死去,饥饿的孩子变得愚痴。唯有寻求阮籍,心中的秘密彼此相知。
作者介绍:姚合,唐代诗人,生活在中唐时期,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常表现出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诗人个人遭遇困境之时,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与对世事的无奈。
《寄王度居士》是一首充满忧伤与关怀的诗作,通过对王居士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朋友的深切感情。诗中以“憔悴”开篇,直接揭示了王居士的困境,令读者感受到他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接着,诗人将自身的病痛与贫困与天公相对比,抒发了对命运的不满与对人生的反思。
整首诗采用了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如“茅屋随年借”,“盘餐逐日移”,这些细节描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琐碎与无奈。诗中提到的“弃嫌官似梦,珍重酒如师”,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饮酒交友的珍视,显示出他对世俗的反叛与自我放逐的心理。
最后两句提到“唯应寻阮籍,心事远相知”,将阮籍作为隐喻,表达了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和心灵的共鸣,似乎在寻找一个可以理解自己的人。整首诗在抒情中蕴含哲理,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友谊的珍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社会的不满,表达了一种孤独而又坚韧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王居士”主要表现了什么样的状态?
A. 富有
B. 憔悴
C. 快乐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A. 追求
B. 轻视
C. 热爱
最后一句提到的“阮籍”象征了什么?
A. 贫穷
B. 志同道合
C. 官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月夜忆舍弟》相比,姚合的《寄王度居士》更注重对个体内心的描绘,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关注社会与历史的宏观视角。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侧重点不同,姚合的诗更加细腻而柔和,杜甫则显得更加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