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5:09
送河中杨少府宴崔驸马宅
姚合 〔唐代〕
凤凰楼下醉醺醺,
晚出东门蝉渐闻。
不使乡人治驿路,
却将家累宿山云。
闲时采药随僧去,
每月请钱共客分。
县吏若非三载满,
自知无计更寻君。
在凤凰楼下我已醉得不省人事,
傍晚时分走出东门,听到蝉声渐渐传来。
不让乡人来修驿路,
却带着家里的负担在山间云雾中栖宿。
闲暇时随和尚去采药,
每个月请客时分摊一些钱。
如果不是县吏三年任期快满,
我真不知道还要如何才能再见到你。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凤凰楼”常被用作古代文人聚会的象征,代表着高雅和文人雅集的氛围。
作者介绍:姚合(约825年-883年),字子华,唐代诗人,官至河中少府,因其诗作中多描写隐逸生活而受到后世赞誉。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时期,诗人表达了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醉酒后的状态和对友人崔驸马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思考。开篇以“醉醺醺”自述,既是一种自嘲,也透露了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在“晚出东门”时,蝉声渐起,似乎在感慨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接着“乡人治驿路”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世俗压力的反感。不愿意让乡人来修路,反而选择背负家庭的重担,隐居山林,显示出一种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后半部分提到“闲时采药随僧去”,表现了诗人对恬淡生活的追求,而“请钱共客分”则映照出社会交往中的经济关系。最后两句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无奈,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矛盾。这种情感的深邃与细腻,使得整首诗具有强烈的代入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对世俗压力的反感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诗人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无奈,给人以深思。
诗词测试
诗中的“凤凰楼”象征着什么?
A. 乡村生活
B. 高雅的聚会场所
C. 官府衙门
D. 书院
诗人拒绝让乡人修驿路的原因是什么?
A. 他醉了
B. 他想隐居
C. 他讨厌乡人
D. 他忙于工作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忧伤与无奈
C. 愤怒
D. 激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姚合的《送河中杨少府宴崔驸马宅》均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王维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姚合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却在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
以上信息为对《送河中杨少府宴崔驸马宅》这首诗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唐代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