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6:41
送杨尚书赴东川
郤縠诗书将,衔恩赴梓州。
绕身垂印绶,护马执戈矛。
剑阁和铭峭,巴江带字流。
从来皆惜别,此别复何愁。
这首诗描绘了杨尚书将要赴东川的场景。诗的开头提到他带着诗书,承载着恩情前往梓州;身边佩戴着印绶,护送马匹,手中持着武器。接着提到剑阁的峭壁与巴江的流淌,铭刻着往日的情感。自古以来大家都对离别感到惋惜,而这次的分别又有什么值得愁苦的呢?
姚合(约780年-842年),字子云,唐代著名诗人,原籍河南,后居住于成都。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朋友的真挚情感。
这首诗写于朋友杨尚书即将赴东川的时刻,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与惜别之情。东川地处边陲,前往此地的官员面临着许多未知的挑战,诗人希望杨尚书在旅途平安,同时也寄托了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明了,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与惜别之情。开头两句通过“诗书”、“衔恩”描绘了杨尚书作为文人的身份与责任,显示了他肩负的使命感。接下来的“绕身垂印绶,护马执戈矛”则表现出他作为一个官员的威严与气度,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
“剑阁和铭峭,巴江带字流”这一句通过地理意象将离别的情感升华,剑阁的峭拔与巴江的流动象征着人们心中缠绵的情感与对往昔的追忆。最后一句“从来皆惜别,此别复何愁”则是全诗的高潮,表明了对离别的理解与释然,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勇往直前、不必太过忧愁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释然。诗人以深厚的情感祝福朋友在未来的旅途上勇敢前行,展现了古人对离别的独特理解。
诗中提到的“剑阁”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四川
B. 江苏
C. 河南
答案:A
诗人对离别的态度是?
A. 伤心
B. 释然
C. 恼怒
答案:B
“衔恩赴梓州”中的“恩”是指什么?
A. 友情
B. 财富
C. 权力
答案:A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送杨尚书赴东川》这首诗的深刻内涵和美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