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3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7:25
台城路 送姚怡云之江南
作者:龚自珍
平生未信江南好,输君者番归去。
明月扬州,古来英丽,端合仙才人在。
俊游目许。有载酒词场,吹箫仙侣。
艳想秾愁,一齐翻入四红谱。
西风吟绪正苦。又牵情冶柳,离恨千缕。
瘦砚敲霜,古笺啼月,真个销凝无主。
相思怨汝。教独自凭楼,冷吟谁语。
一掬芙蓉,送君肠断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风光的怀疑与最终的留恋。诗人初对江南的美不以为然,但因友人姚怡云前往江南而感到不舍。诗中描绘了扬州的明月与古老的英丽风景,仿佛仙人般的才子才女在此游玩。酒宴中,诗人与友人畅谈,然而心中却充满了离愁别绪。西风吹来,令人感到忧苦,思念如柳丝般细腻缠绵。瘦弱的砚台敲击着霜寒,古老的纸笺上泪水如月光般滴落,思绪飘渺无主。最终,诗人独自站在楼上,低声吟唱,无人可诉心声。以一掬芙蓉花送别友人,表达了心中的离愁。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字宁懿,号湘莲,晚号病梅庵主,清代著名诗人、思想家。他的诗作常以情感真挚、意象独特而著称。龚自珍在政治上有较高的理想,主张革新,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送别友人,抒发内心的离愁与对江南的复杂情感,反映了他对人生、友情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朋友即将离去的深刻不舍与对江南美景的欣赏。诗的开篇即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不信任,然而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的态度逐渐变化,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情感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中反复提到的“离恨”与“相思”二字,构成了诗的情感主线,展示了离别所带来的深切思念。尤其在描写“瘦砚敲霜,古笺啼月”时,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秋霜的寒冷与月光的清冷,进一步渲染了诗中忧伤的氛围。
此外,最后一句“一掬芙蓉,送君肠断句”则是点睛之笔,以芙蓉花的清丽与悲凉,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切思念与祝福,生动地传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绪。整体而言,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又有对人情世故的思考,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江南的留恋,同时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反思,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对江南的态度是怎样的?
a) 热爱
b) 怀疑
c) 无所谓
“瘦砚敲霜”中的“瘦”字有何含义?
a) 描述砚台的形状
b) 表达诗人的心情
c) 指代寒冷的天气
诗中“离恨千缕”是用来形容什么?
a) 离别的痛苦
b) 友谊的珍贵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