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1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5:09
贺新郎 酬赠王山长即次来韵
作者:陈维崧 〔清代〕
城与银河接。正新秋千门碧瓦,万重晴雪。
薄宦京华愁不了,聊唱新词数阕。
还卸取玉簪偷节。曲犯梁州偏入破,
劈关河几阵风骚屑。英雄恨,甚时歇。
襄樊军鼓鸣金铁。问当年周郎战垒,沙沈戟折。
一自幽兰零落后,只剩湘潭愁客。
笑乞米频劳书帖。稍待酒香篱菊放,
尽生平细共先生说。恐又惹,唾壶缺。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和银河相接的城市,在新秋的千门碧瓦下,万重的晴雪。虽然在京城的仕途令人忧愁,诗人只能聊以新词数阕来排遣。诗人卸下玉簪,偷得片刻的安宁,曲调触动了梁州的怀旧情愫,关河间几阵风骚的诗意浮现。英雄的仇恨,不知何时才能平息。问当年周郎的战斗,沙场上戟折的悲壮场景。自从幽兰凋零,只剩下湘潭的愁客。笑着向人乞求米粒,频繁地劳烦书信。稍待酒香和篱菊绽放,尽情与先生分享我一生的心事,恐怕又会惹来唾骂。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40-1710),字子骏,号冷泉,清代著名词人,以其清丽脱俗的词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常常融入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抒发与历史典故结合,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追思与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词整体上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开篇以“城与银河接”来描绘一个理想化的城市意象,仿佛将人们的美好向往与现实的秋千门和碧瓦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的憧憬。然而,随着词句的展开,诗人逐渐流露出对仕途的无奈与忧愁,尽管他尝试以新词来排遣内心的苦闷,仍然无法挣脱那份对京华薄宦生涯的愁苦。
在历史的回顾中,诗人提及“周郎战垒”,仿佛在追问那些英雄的光辉是否依旧存在,而现实的“湘潭愁客”则暗示了英雄已经走远,只剩下无尽的惆怅。最后,诗人以对酒香与菊花的期待作为结尾,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细腻的思考与对交流的渴望,尽管他也自知可能会受到外界的不满与轻视。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陈维崧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英雄的追思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探讨了个人命运与历史的关系,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薄宦京华愁不了”中“薄宦”指的是?
A. 官位高
B. 官位低
C. 不做官
D. 出将入相
整首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追忆与无奈
C. 愤怒
D. 安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