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1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1:23
原文展示:
次韵钱大尹公庭种菊 张耒 〔宋代〕
人才困齐量,能尺不能咫。 谁知钱京兆,狱讼间书史。 平明吏拥堂,过午扫阶戺。 风威变奸傲,应若度淮枳。 清秋动高兴,庭菊粲可喜。 栽培岂无情,收拾自弃委。 客来撷芳秀,岁晏聊尔耳。 新凉一尊酒,九日意在彼。 平生经济手,张赵一泥滓。 何必餐落英,离忧对兰芷。
白话文翻译:
人才被衡量得困顿,能用尺量却不能用咫量。 谁能知道钱京兆,在狱讼之间处理书史。 清晨官吏拥堂,过午清扫台阶。 风威改变奸诈傲慢,应如淮河边的枳树。 清秋激发高昂情绪,庭院中的菊花灿烂可喜。 栽培难道没有情感,收拾起来自然抛弃。 客人来摘取芳香的秀丽,年末只是如此而已。 新凉时一杯酒,九日的意义在那里。 平生经济手段,张赵如同泥滓。 何必食用落下的花瓣,离别的忧愁对着兰芷。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是张耒在宋代官场中对人才衡量和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清秋时节庭院菊花的描绘。
创作背景: 此诗是张耒在官场中对人才衡量和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清秋时节庭院菊花的描绘。诗中通过对钱大尹在官场中的描述,反映了当时官场的现实和对人才的不公。同时,通过对庭院菊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钱大尹在官场中的描述,反映了当时官场的现实和对人才的不公。诗中“人才困齐量,能尺不能咫”一句,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严格衡量和限制,使得人才难以发挥其真正的能力。同时,通过对庭院菊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的菊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表达了对清高品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张耒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钱大尹在官场中的描述和对庭院菊花的描绘,反映了当时官场的现实和对人才的不公,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表达了对清高品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展现了张耒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人才困齐量,能尺不能咫”一句,揭示了什么? A. 人才被严格衡量和限制 B. 人才的能力被低估 C. 人才的能力被高估 答案:A
诗中“庭菊粲可喜”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对菊花的厌恶 B. 对菊花的欣赏 C. 对菊花的忽视 答案:B
诗中“何必餐落英,离忧对兰芷”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对离别的忧愁 B. 对食物的渴望 C. 对兰芷的喜爱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