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齐天乐 游塔影园谒白公祠

《齐天乐 游塔影园谒白公祠》

时间: 2025-04-27 03:16:34

诗句

玉山金谷埋秋草,荒凉几家池苑。

太守湖山,词仙洞府,画曲年年霏软。

龟帘夕卷。

尽花气云扶,月眉漪剪。

读曲心情,隔波撩得柳枝乱。

嬉春三两俊侣,雀钗斜堕鬓,苔角寻遍。

竹泪青衫,樱歌素口,莫惹旧魂凄断。

东风宛转。

逗人语烟梢,塔铃天半。

鸥影阑干,泛来诗梦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6:34

原文展示

齐天乐 游塔影园谒白公祠
作者:姚燮

玉山金谷埋秋草,荒凉几家池苑。
太守湖山,词仙洞府,画曲年年霏软。
龟帘夕卷。尽花气云扶,月眉漪剪。
读曲心情,隔波撩得柳枝乱。
嬉春三两俊侣,雀钗斜堕鬓,苔角寻遍。
竹泪青衫,樱歌素口,莫惹旧魂凄断。
东风宛转。逗人语烟梢,塔铃天半。
鸥影阑干,泛来诗梦远。

白话文翻译

诗歌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场景,玉山和金谷之间埋藏着秋天的草,周围的池苑显得荒凉,只有寥寥几家。太守的湖山和词仙的洞府,往年画曲的柔和气息依然在飘荡。傍晚时分,龟帘轻卷,花香和云气交织,月光下柳枝轻摇,心情随着曲音荡漾。春天的嬉戏中,三两对俊朗的男女,雀钗斜垂,四处寻觅苔藓。竹泪湿透了青衫,樱花的歌声从素口吟出,切勿再惹起旧时的伤感。东风轻柔如织,逗弄着烟雾缭绕的枝头,塔铃在半空中摇响。鸥影在栏杆旁掠过,带来了遥远的诗梦。

注释

  • 玉山金谷:指代美丽的自然景色。
  • 池苑:指池塘和花园。
  • 太守:地方官员,掌管湖山。
  • 词仙:指代擅长作词的人。
  • 龟帘:一种帘子,常用来形容优雅的场景。
  • 月眉:形容月亮像眉毛一样弯曲的样子。
  • 嬉春:指春季游乐的情景。
  • 雀钗:一种女性发饰。
  • 竹泪:形容竹子上的露水,或是思念的泪水。
  • 樱歌:樱花的歌声。

典故解析

  1. 词仙:在古代文学中,词仙常指那些才华出众的词人,如李清照、苏轼等。
  2. 太守:古代地方官员的称谓,常被用来代表地方的政治与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燮,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追寻自然、寄情于山水之际。诗中所描绘的游园场景,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齐天乐 游塔影园谒白公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日游园景象。开篇以“玉山金谷埋秋草”引入,营造出一幅静谧而略显荒凉的画面,表现出时光流逝带来的孤寂感。接着通过“太守湖山,词仙洞府”,引入了人物和场景的对比,既有权利和繁华的映衬,又有自然的宁静和文人的灵动。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诗中描写的“嬉春三两俊侣”让人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与快乐,然而“竹泪青衫,樱歌素口”则引发了对往事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最后的“鸥影阑干,泛来诗梦远”,则将整个意境推向了更为深远的境界,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历史之间的对话,令人倍感惆怅却又满怀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山金谷埋秋草:描绘秋天的景色,暗示美丽的地方被覆盖,寓意时光流逝。
  2. 荒凉几家池苑:池苑的荒凉,突显了环境的冷清与孤独。
  3. 太守湖山,词仙洞府:二者形成对比,前者是官场的权威,后者是文人的灵魂栖息之地。
  4. 画曲年年霏软:描绘音乐的柔和,营造出优雅的氛围。
  5. 龟帘夕卷:夜幕降临,意境愈加宁静。
  6. 尽花气云扶,月眉漪剪:花香与云气交织,月光映衬,形成美丽的自然画面。
  7. 读曲心情,隔波撩得柳枝乱:音乐引起情感共鸣,柳枝随波摇曳,意象生动。
  8. 嬉春三两俊侣:春游的欢乐场景,展现人们的青春活力。
  9. 雀钗斜堕鬓,苔角寻遍:细致描写,展现生活细节。
  10. 竹泪青衫,樱歌素口:情感的细腻,旧事的惆怅。
  11. 东风宛转:东风轻柔,寓意生活的温暖。
  12. 逗人语烟梢,塔铃天半:人与自然的互动,诗意浓厚。
  13. 鸥影阑干,泛来诗梦远:远方的诗意与梦想,留给人思考的空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眉”比喻月亮的形状。
  • 拟人:如“东风宛转”,赋予风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竹泪青衫,樱歌素口”,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往事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山金谷:象征美丽和富饶的自然。
  • 池苑:象征静谧与孤独。
  • :象征青春与活力。
  • 竹泪:象征思念与情感的流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太守”指代什么?

    • A. 地方官员
    • B. 词人
    • C. 自然景观
    • D. 诗歌
  2. “嬉春三两俊侣”中的“俊侣”指代的是?

    • A. 美丽的自然
    • B. 年轻的男女
    • C. 诗人
    • D. 老人
  3. 本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欢乐与活力
    • B. 孤独与惆怅
    • C. 冷漠与无情
    • D. 激昂与斗志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为直接与浓烈。
  • 《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色表现宁静与恬淡的生活方式,意境与本诗相似,但侧重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读与欣赏》
  • 相关古诗词研究论文与书籍。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和友人韵(四首) 读贾谊王粲传 春日郊行 窗灯 和睦公九日韵 望海虞山得踪字 早过五门 题画 福源精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字旁的字 民企 各尽所能 尸居余气 东奔西逃 枭心鹤貌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竖心旁的字 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合节 穴宝盖的字 讲家 首尾贯通 衣字旁的字 投石拔距 未便 釆字旁的字 包含矣的成语 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暑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