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5:44
齐天乐·宿州道中咏蓼花
作者:夏孙桐 〔清代〕
玉波闲浸愁红影,秋心暗惊溪尾。
颤露梢轻,垂烟穗小,柳外疏疏相倚。
飞蜻乍起。看低搅蘋花,湿云沈翠。
点点星星,未经摇落恁憔悴。
年芳驿堠换早,几丛斜映处,渔舍临水。
晓月人过,西风信到,一种沧浪幽意。
新凉似洗。问多少秋痕,碎脂零泪。
咽尽凄蝉,客怀惆怅里。
这首词描绘了在宿州道上,秋天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
“玉波闲浸愁红影”:在清澈的水波中,映出愁苦的红色影子,似乎是在诉说着心中的忧伤。
“秋心暗惊溪尾”:秋天的心情在溪水的尽头悄然升起一丝惊惧。
“颤露梢轻,垂烟穗小,柳外疏疏相倚”:细露在枝头轻轻颤动,烟雾般的穗状花朵低垂,柳树在一旁稀疏地相依。
“飞蜻乍起”:蜻蜓突然飞起,打破了宁静。
“看低搅蘋花,湿云沈翠”:低头看见水面上的蘋花被搅动,湿润的云朵沉沉地笼罩着绿色的景色。
“点点星星,未经摇落恁憔悴”:那点点星光还未被风摇落,已显得如此憔悴。
“年芳驿堠换早,几丛斜映处,渔舍临水”:年轻时的驿站变得早熟,几丛花草斜映在水边的渔舍。
“晓月人过,西风信到,一种沧浪幽意”:清晨的月光下,人们渐渐走过,西风送来了沧桑的幽意。
“新凉似洗”:新下的凉意如同洗涤一般。
“问多少秋痕,碎脂零泪”:不禁问自己有多少秋天的痕迹,仿佛是细碎的脂肪和泪水。
“咽尽凄蝉,客怀惆怅里”:最终只能吞下那凄凉的蝉鸣,在客居的心情中感到惆怅。
夏孙桐(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子云,号梦窗。他的诗词风格清新、细腻,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表达对生命的思考。
此词创作于秋季,作者在宿州道旅行时,见到蓼花,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激发了他对往事的回忆与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的“玉波”和“愁红影”即将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忧愁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似乎在水边感受到了秋天的萧瑟与孤寂。接下来的“飞蜻乍起”与“湿云沈翠”描绘了蜻蜓轻快的飞舞和沉沉的云层,形成一种动静结合的画面,传达了微妙的情感变化。
而“点点星星,未经摇落恁憔悴”则表现了即使是细微的光亮,经历秋风的洗礼后也变得憔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通过“晓月人过,西风信到”,诗人更是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词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中,隐含着对人生、时间、自然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与艺术才华。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表现了浓厚的忧伤和对过往的怀念。
诗中“玉波”指的是什么?
诗人是在哪个季节创作的这首词?
词中的“飞蜻乍起”表达了什么?
答案
夏孙桐《齐天乐·宿州道中咏蓼花》 vs 李白《月下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