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齐天乐·吴絅斋六十徵寿

《齐天乐·吴絅斋六十徵寿》

时间: 2025-05-08 01:41:14

诗句

西泠门望花宜馆,清芬百年长守。

楼武銮坡,连镳■节,环颋同朝稀觏。

宸筵简授。

记宣室嘉谟,席前迟漏。

炬冷金莲,御香犹涴旧襟袖。

沧江一卧岁晚,芰衣轻换了,鸥鹭呼友。

甲子编诗,阳秋订史,乐事名山自有。

神仙眷耦。

羡德父书成,易安题后。

趁鹤南飞,五湖方载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1:14

原文展示

西泠门望花宜馆,清芬百年长守。
楼武銮坡,连镳节,环颋同朝稀觏。
宸筵简授。记宣室嘉谟,席前迟漏。
炬冷金莲,御香犹涴旧襟袖。
沧江一卧岁晚,芰衣轻换了,鸥鹭呼友。
甲子编诗,阳秋订史,乐事名山自有。
神仙眷耦。羡德父书成,易安题后。
趁鹤南飞,五湖方载酒。

白话文翻译

在西泠门的花宜馆远望,清香的花木在百年间长久守护。
在楼武銮坡,连同节令,朝会时稀疏的相遇。
宸妃的宴席上,记得在宣室里的美好谋划,席间的时间悄然流逝。
烛火渐冷,金莲花的香气仍然渗透着旧衣袖。
在沧江边安卧,岁末时节,轻便的衣服换上,鸥鹭在呼唤朋友。
甲子岁月编撰诗篇,阳秋时节修订历史,快乐的事情在名山自有。
神仙般的眷侣,羡慕德父的书作成,易安的题词之后。
乘着南飞的仙鹤,五湖之畔正好载酒畅饮。

注释

  • 西泠门:西泠桥,位于杭州市,以美丽的风景而闻名,是《红楼梦》中的重要场景之一。
  • 花宜馆: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代表着文人雅士的聚会。
  • 宸筵:皇帝的宴会。
  • 金莲:指一种美丽的花,象征着清丽和高雅。
  • 沧江:指江河,代表着辽阔和时间的流逝。
  • 甲子:一个六十年为一个循环的时间单位。
  • 易安:指李清照,著名女词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孙桐(公元1675年-1742年),字云卿,号桐庐,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美好。

创作背景

本诗为夏孙桐六十寿辰所作,诗中通过对西泠名胜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也寄托了对友人、对历史的思索。

诗歌鉴赏

《齐天乐·吴絅斋六十徵寿》是一首充满雅趣的词作,诗人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西泠的景色和宴会的情景,展现了他的文人情怀和对友谊、历史的深刻思考。开篇“西泠门望花宜馆”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场景,清芬四溢的花木象征着岁月的积淀和对美的持守。接着,诗人描述了宸筵的景象,宴席上的时间仿佛在流逝,传达出对过往时光的珍惜。随后的“沧江一卧岁晚”,则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友谊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深思。

整首词的意象丰富,层层递进,从自然景色到人情世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然。最后一句“趁鹤南飞,五湖方载酒”,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也隐含着对自由与洒脱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泠门望花宜馆:描绘了西泠门外花宜馆的美丽景色,展现出一种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2. 清芬百年长守:花香四溢,预示着长久的文化传承和生活的美好。
  3. 楼武銮坡,连镳节,环颋同朝稀觏:描绘了繁华的场景与人们相会的稀疏,反映了社会的变迁。
  4. 宸筵简授:回忆起皇宫中的宴会,表现出对过往的怀念。
  5. 炬冷金莲,御香犹涴旧襟袖:烛火冷却,香气依旧,传达了对旧时光的留恋。
  6. 沧江一卧岁晚:在岁末之际,表现出一种安详与释然的心态。
  7. 甲子编诗,阳秋订史: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积累,展现了诗人的文人气质。
  8. 神仙眷耦:向往如神仙般的生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9. 趁鹤南飞,五湖方载酒:寓意着对未来的期待与畅饮的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莲”比喻美好,象征着高雅。
  • 对仗:整首词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鸥鹭呼友”,赋予了自然以生命,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对友谊、对岁月的感怀,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淡然和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西泠:象征文化与智慧的汇聚之地。
  2. 金莲:美好的象征,代表着优雅和高贵。
  3. 沧江:辽阔的意象,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深沉。
  4. 鹤南飞:向往自由和理想生活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泠门望花宜馆,清芬百年长守。此句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怀旧
    B. 愉悦
    C. 愤怒
    D. 忧伤

  2. “趁鹤南飞,五湖方载酒”这句话的意思是?
    A. 追逐自由的生活
    B. 渴望权力
    C. 怀念过去
    D. 享受孤独

答案

  1. A. 怀旧
  2. A. 追逐自由的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但李清照更多的是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夏孙桐则是在更广泛的人文背景下进行思考。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有对人生的思考,但苏轼更强调对理想的追求与对月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日游青山访太白墓二首 其一 离宣城 题李钦之承事宅 夜行巩洛道上 宿滴水岩怀赵德麟和壁间韵 雨中过明觉招上人辄留小诗 自大乘将游汤泉道中 题历阳天庆观自然庵 无题三首 其三 无题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火字旁的字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判然两途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牛津大学 三框儿的字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爱眼 揭地掀天 跋胡疐尾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植物 秃宝盖的字 手足无措 非字旁的字 一十八般兵器 鳖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