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0:03
关山一片月,扬彩射金微。
胡马中宵动,天街七晕围。
将军横塞角,少妇捣边衣。
为有刀头望,长看破镜飞。
这首诗描绘了关山上明亮的月光,洒下微微的金色光辉。夜间,胡人的马匹在动荡不安,天街上的灯光闪烁如七彩的光环。将军在边塞吹响号角,边疆的少妇在捣衣服。因为有了这样的盼望,才长久地望着那破碎的镜子,仿佛在期待着某种飞升的愿景。
乔世宁,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其作品多描绘边塞生活及思乡之情,风格沉郁而富有情感。
《关山月》写于动荡的边疆,表现了士兵与家人之间的思念,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此时正值战乱,诗人通过月光映照下的边塞生活,表达了对安宁和团圆的渴望。
《关山月》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边塞诗。诗中首先描绘了高山上的月光,映衬出一种孤独而壮丽的景象。这种月光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再现,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接着,诗中提到的胡马和将军,暗示了边疆的紧张局势,体现了士兵在战斗中的不安与坚持。少妇捣衣的形象,更增添了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表现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的最后一句“为有刀头望,长看破镜飞”则是一种激昂的情感宣泄,诗人通过破镜的意象,表达了对未来希望的追求,尽管现实艰难,却依然要仰望理想的光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将边塞生活的孤独与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首值得深思的佳作。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生活中的月光、战斗、思念等元素,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亲人的思念,展现了将士的忠诚与坚韧,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情感。
诗中提到的“胡马”指的是什么?
“长看破镜飞”中的“破镜”象征着什么?
诗中描绘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比较《关山月》和《出塞》,两首诗均以边塞生活为题材,表现出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家庭的思念,但《关山月》更注重情感的细腻描写,而《出塞》则突出了豪情壮志与边塞的壮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