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1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19:16
雄图不可见,墟墓亦无凭。
宝藏应先发,泉宫侈称。
只余双岭月,长作万年灯。
山下东原道,人人说霸陵。
雄伟的图谋如今已无迹可寻,皇帝的墓地也没有确实的依据。
传说中的珍宝应该早已被发掘,泉宫的华丽名声也只是虚称。
如今只剩下双岭上空的明月,长久以来照耀着这片土地。
山下的东原大道上,人人都在谈论这个霸主的陵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乔世宁,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涉及历史和自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对历史和权力的反思之际,作者通过反思历史的无常,表达了对权力、财富和名声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
《经始皇墓》通过对秦始皇陵的描写,表现了历史的沧桑与权力的无常。诗的开头“雄图不可见”,直接指出了历史伟业的消逝,接着“墟墓亦无凭”,让人感受到即使是皇帝的墓地,也没有确实的存在证据。这种无奈和失落在后面的“宝藏应先发,泉宫侈称”中得以深化,令人反思那些曾经辉煌的财富和名声,如今都只是一种虚幻的传说。
后半部分“只余双岭月,长作万年灯”,将焦点转向自然,暗示即便人类的成就会消逝,但自然的存在依然恒久,双岭之上的明月成为了永恒的象征,照亮着这个曾经辉煌的地方。最后一句“山下东原道,人人说霸陵”则回归到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和口口相传,虽是名声仍存,但只是一种谈资,反映出人们对权力与财富的怀念与思考。
整首诗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展现了对权力无常的感慨,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秦始皇陵的反思,探讨了权力、财富和历史的无常,表现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自然永恒的赞美,揭示了人类存在的脆弱与自然的持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雄图”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伟大的事业
C. 古老的传说
D. 个人的梦想
“只余双岭月,长作万年灯”中,双岭上的月亮象征什么?
A. 人类的成就
B. 自然的永恒
C. 失落的历史
D. 财富的虚无
诗中提到的“霸陵”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的陵墓?
A. 汉武帝
B. 唐太宗
C. 秦始皇
D. 明成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