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17
学士两朝供奉年,上林词赋万人传。一从玉垒长为客,几放金鸡未拟还。闻道买田临灌口,能忘归马向秦川。五陵他日多豪俊,空望城南尺五天。
这位学士在两个朝代担任供奉之职,所作的上林词赋广为流传。自从被贬至玉垒,我便成了长久的客人,虽然金鸡已经报晓,却依然不打算返回。听说他在灌口买田,竟能忘却归途,骑马向秦川奔去。五陵的后日还有许多豪杰俊才,我只能空自仰望城南那一尺五寸的天空。
作者介绍:乔世宁,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见,作品多反映当时的政治与社会生活,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被贬之际,表达了对身世的感慨及对未来的忧虑,反映了当时政治的不稳定与人文环境的复杂。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将作者的内心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开篇提到的“学士两朝供奉年”,表明了作者曾经的荣耀与地位,随后转入对被贬生活的描写,使用“玉垒”象征孤独的身世,形成强烈的对比。诗中“几放金鸡未拟还”,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金鸡的鸣叫暗示着时间的推移,但他却依然留在这孤寂的地方。接下来的几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能忘归马向秦川”传达出一种对归途的放弃,显示出作者对人生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最后一联将希望寄托在未来的豪杰上,体现了诗人的理想与信念,尽管身处逆境,依然向往更高的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被贬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金鸡”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玉垒”代表作者的什么状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