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14:17
净因大觉琏师,以阎立本画水官遗编礼公。
公既报之以诗,谓某:汝亦作。
某顿首再拜次韵,仍录二诗为一卷以献。
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
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
阎子本逢掖,畴昔慕云渊。
丹青偶为戏,染指初尝鼋。
爱之不自已,笔势如风翻。
传闻贞观中,左衽解椎鬟。
南夷羞白雉,佛国贡青莲。
诏令拟王会,别殿写戎蛮。
熊冠金络额,豹袖拥幡aa44。
传入应门内,俯伏脱剑弮。
天姿俨龙凤,杂沓朝鹏鳣。
神功与绝迹,后世两莫扳。
自従李氏亡,群盗窃山川。
长安三日火,至宝随飞烟。
尚有脱身者,漂流出东关。
三官岂容独,得此今已编。
吁嗟至神物,会合当有年。
京城诸权贵,欲取百计难。
赠以玉如意,岂能动高禅。
信应一篇诗,皎若画在前。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14:17
苏轼的《次韵水官诗》原文如下:
净因大觉琏师,以阎立本画水官遗编礼公。公既报之以诗,谓某汝亦作。某顿首再拜次韵,仍录二诗为一卷以献。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阎子本逢掖,畴昔慕云渊。丹青偶为戏,染指初尝鼋。爱之不自已,笔势如风翻。传闻贞观中,左衽解椎鬟。南夷羞白雉,佛国贡青莲。诏令拟王会,别殿写戎蛮。熊冠金络额,豹袖拥幡。传入应门内,俯伏脱剑弮。天姿俨龙凤,杂沓朝鹏鳣。神功与绝迹,后世两莫扳。自従李氏亡,群盗窃山川。长安三日火,至宝随飞烟。尚有脱身者,漂流出东关。三官岂容独,得此今已编。吁嗟至神物,会合当有年。京城诸权贵,欲取百计难。赠以玉如意,岂能动高禅。信应一篇诗,皎若画在前。
这首诗的内容可以理解为:由于大觉琏师,阎立本为水官作画,特地赠送给礼公。礼公回赠以诗,便告诫我也作一首。我稍微颔首再拜,次韵而作,并将这两首诗集为一卷献上。高人怎么能学习画画呢,作笔是他们的天赋。就像善于游泳的人,每个人都能掌握船只。阎子本来自明光,昔日仰慕云深的渊源。丹青只是偶然的玩弄,初次染指便已上手。爱之无法自已,笔势如风般翻动。传闻贞观年间,左衽解椎的鬟发。南方的夷人羞于白雉,佛国则贡品青莲。皇帝下令拟王会,在别殿中书写戎蛮的事。熊冠金络额,豹袖拥着幡旗。传入应门内,俯伏而脱剑弮。天姿如龙凤,杂沓如朝鹏鳣。神功与绝迹,后世没人能企及。从李氏灭亡后,群盗窃取山川。长安三日大火,珍宝随飞烟而逝。尚有逃生者,漂流出东关。三官怎么能单独享有,得到此诗如今已成册。唉,神物的聚合,必定会有年。京城的权贵,想要获取却百计难。赠予的玉如意,岂能动摇高禅。确实应有一篇诗,像画一样鲜明在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州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具有豪放、婉约、沉郁顿挫等特点,广泛涉及诗、文、词、赋等多个领域。苏轼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
《次韵水官诗》创作于苏轼与阎立本的艺术交流之际,阎立本的画作引起了苏轼的灵感,促使他写下这首诗。诗中不仅表现了对绘画艺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和社会的动荡,以及对艺术家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以对阎立本的赞美为主线,展现了苏轼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欣赏。开篇以“高人岂学画”引入,直接表明了画家的天赋与才华,强调艺术的天然与灵动。接着,通过“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的比喻,进一步阐述了艺术创作的独特性与技巧的重要性。
诗中多次提到历史典故,如“传闻贞观中,左衽解椎鬟”,显示了苏轼对历史的敏感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他也通过对南方夷人和佛国贡品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元与复杂。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力量,意象丰富,既有对画作的细腻描绘,也有对艺术精神的深刻探讨。结尾部分,苏轼通过“信应一篇诗,皎若画在前”来总结,强调了诗歌与绘画之间的紧密联系,表现出他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
…(以下逐句解析可继续)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艺术的赞美与对艺术家命运的思考,反映了苏轼对绘画与诗歌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历史、社会的深刻洞察。
阎立本是哪个朝代的画家?
“高人岂学画”中的“高人”指的是谁?
“信应一篇诗,皎若画在前”表达了什么含义?
答案:
《庐山谣》与《次韵水官诗》: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但《庐山谣》更注重自然的描绘,而《次韵水官诗》则聚焦于艺术创作的过程与艺术家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