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1:12
《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作者:苏轼
细雨斜风作小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细雨在斜风中飘洒,带来一丝寒意。
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柳树,映衬着晴朗的滩涂。
沿着淮河和洛河,水流渐渐变得宽广。
雪沫和乳花浮在午后的茶盏上,
蓼草和蒿笋被用来尝试春天的滋味。
人间最美的滋味便是这种清淡的欢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之情。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元丰七年,正值冬末春初,苏轼与友人游览南山,感受自然的变化,寄托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简单快乐的向往。
苏轼在《浣溪沙》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简单快乐的追求。开篇的“细雨斜风作小寒”,一方面描绘了冬季的氛围,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即将到来的春天。接着,诗人描绘了淡烟疏柳的景象,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柔和的自然之美,仿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而至。
“入淮清洛渐漫漫”一句,描绘了河流渐渐宽广的景象,寓意着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推移,给人以深思。而后面的“雪沫乳花浮午盏”则通过细腻的饮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暗示着即使是在寒冷的冬日,生活中依然有温暖的时刻。
最后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在喧嚣的生活中,清淡、简单的快乐才是最值得珍惜的。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透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表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强调在平淡之中找到快乐,体现了苏轼的豁达与洒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天气是怎样的?
A. 寒冷 B. 炎热 C. 温暖
“人间有味是清欢”意思是:
A. 生活苦涩 B. 生活简单的快乐 C. 生活繁华
诗中提到的食材主要是:
A. 菜花 B. 蓼茸与蒿笋 C. 水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