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1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17:48
宦情牢落苦思归,君侧无人留子思。
手种松筠须灌溉,亲修寝庙忆烝祠。
定应此去添桃李,还似旧茔无棘茨。
他日东游访遗烈,因公导我谒先师。
在官场中遭受困扰,苦苦思念着归隐的生活,身边没有人能够像子思那样留住我。
我亲手种植松竹,需要细心灌溉;修缮寝庙的时候,常常回忆起祭祀的场景。
此去定能增添桃李树,虽然这里的旧墓依然没有荆棘和荨麻。
将来东游的时候,去拜访那些遗留的英烈,因公事的缘故引导我去拜访先师。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晦庵,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也是苏轼的弟弟。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辙面临官场困扰之际,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结合了他对家族和师长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苏辙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他在诗中提到“宦情牢落”,表达了对仕途的苦闷;而“君侧无人留子思”,则是对孔子学说的追慕和对身边人心的失落。通过“手种松筠须灌溉”,苏辙传达出一种自我修身的态度,表明即使身处官场,他也会努力保持内心的高洁。
后两句提到的“桃李”与“旧茔”,展现了他对教育的思考与对先贤的敬仰,暗示着即使在世俗中,他仍然希望能够传承文化,延续德行。整首诗气韵悠长,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传达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对先人的敬仰。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子思”指的是谁?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桃李”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较,苏辙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对教育的思考与对先贤的敬仰,而陶渊明则更强调归隐后的宁静与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