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0:04
原文展示:
云压虚檐黯不收,雨声飞妥碧山头。帘帏清彻三更梦,枕簟凉生五月秋。入夜悲风何淅沥,先时病叶已飕飗。心非木石能无感,唤起悠悠故国愁。
白话文翻译:
乌云低垂,遮蔽了屋檐,天色昏暗无法散去,雨声从碧绿的山头飘洒而下。帘幕清透,仿佛能穿透三更的梦境,枕席上生出了五月的秋凉。夜晚的悲风淅淅沥沥,早先的病叶已经飒飒作响。我的心并非木石,怎能没有感触,这情景唤起了我对故国的深深忧愁。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段克己,金朝诗人,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此诗创作于五月二十三日,通过描绘雨夜的景象,抒发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忧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一个雨夜创作的,诗人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这让他想起了往年的七八月,从而引发了对时物变化的感慨和对故国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雨夜的景象,从云压虚檐到雨声飞妥,再到帘帏清彻和枕簟凉生,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诗中的“心非木石能无感”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触,而“唤起悠悠故国愁”则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忧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雨夜的景象,抒发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忧愁,表达了诗人对时物变化的感慨和对故国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云压虚檐黯不收”描绘了什么景象? A. 乌云低垂 B. 雨声飘洒 C. 帘幕清透 D. 枕席秋凉 答案:A
“心非木石能无感”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人心有感情 B. 人心无情 C. 人心麻木 D. 人心冷漠 答案:A
诗中“唤起悠悠故国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国的思念 B. 对故国的冷漠 C. 对故国的遗忘 D. 对故国的憎恨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