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5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9:49
戏赠张叔甫
作者:黄庭坚
团扇复团扇,因风托方便。
衔泥巢君屋,双燕令人羡。
张公子,时相见。
张公一生江海客,文章献纳麒麟殿。
文采风流今尚存,看君不合长贫贱。
醉中往往爱逃禅,解道澄江静如练。
淮南百宗经行处,携手落日回高宴。
城上乌,尾毕逋。
尘沙立暝途,惟有摩尼珠。
云梦泽南州,更有赤须胡。
与君歌一曲,长铗归来乎。
出无车,食无鱼。
不须闻此意惨怆,幸是元无免破除。
脱吾帽,向君笑。
有似山开万里云,论心何必先同调。
河之水,去悠悠。
将家就鱼米,四海一扁舟。
头陀云外多僧气,直到湖南天尽头。
潭府邑中甚淳古,还如何逊在扬州。
但得长年饱吃饭,苦无官况莫来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张叔甫的深情厚谊。开头提到“团扇”和“燕子”,可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张公子虽身为江海之客,才华横溢,然而身处贫贱的境地,令人心疼。醉中常常想逃入禅境,渴望内心的宁静。诗中提及的“摩尼珠”象征着珍贵的事物,虽然路途艰难,但心中依然怀有希望。最后,作者以“长年饱吃饭”来表达对平凡生活的满足,同时也对官场的淡漠和对生活的真实态度。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底,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工于词,擅长山水诗,风格独特,追求个性与真情。其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黄庭坚与张叔甫相识的过程中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与鼓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人的期待与现实的矛盾。
整首诗以轻快的语调,描绘出诗人与张叔甫之间深厚的友谊。诗中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传达出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及对高尚理想的追求。诗开头以“团扇复团扇”引入,既有生活气息,又有诗意,显示了友人间的亲密关系。随后提到的“江海客”和“文章献纳麒麟殿”,则对张叔甫的才华和境遇进行肯定与怀念。诗中“醉中往往爱逃禅”一句,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暗含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将友情与人生哲学巧妙结合,使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感受到深刻的思考。黄庭坚在诗中体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表现了其深邃的思想与敏锐的观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诗中展现了作者对世俗的超然态度,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黄庭坚
C. 苏轼
诗中提及的“摩尼珠”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美好
C. 希望
诗中“醉中往往爱逃禅”体现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厌倦
B. 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C. 对友谊的珍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