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7:19
采桑子
黄庭坚
投荒万里无归路,雪点鬓繁。
度鬼门关。已拚儿童作楚蛮。
黄云苦竹啼归去,绕荔枝山。
蓬户身闲。歌板谁家教小鬟。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万里之外无路可归的孤独与无奈,鬓发已然斑白,仿佛在经历了生死的考验。尽管如此,他仍然拼尽全力,想要与世俗的纷扰保持距离。黄云和苦竹间,似乎传来了归家的哀鸣,绕着荔枝山而去。词的最后,身处蓬门的他,内心却是闲适的,然而那歌声却让他思念起了教歌的小侍女,令人感慨。
“鬼门关”是指生死的边界,传统文化中常用来形容面临死亡的危险。楚蛮则源于对南国少数民族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异乡的感受,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涪翁,北宋著名的书法家、诗人,苏轼的好友,擅长诗文,风格多变,尤以词为人称道。
本词创作于黄庭坚晚年,表达了他在岁月流逝中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出对故乡和归属的思念。
《采桑子》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黄庭坚在晚年时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这首词以“投荒万里无归路”开篇,便渗透出一种无奈与孤独感。万里之外的荒野,代表着他对人生旅途的迷茫,尤其是“雪点鬓繁”一句,更是将诗人的苍老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处,黄庭坚利用意象的对比,表现出内心的煎熬与对生活的无力感。
接下来的“度鬼门关”则是对生死的直接触碰,表现了他与死亡的亲密关系,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不确定。即使如此,诗人仍然拼尽全力,试图与这个世界保持距离,表达出一种超脱的情怀。
“黄云苦竹啼归去”中的黄云与苦竹,构成了一个凄凉的意境,似乎在诉说着归去的无奈。最后一句“歌板谁家教小鬟”则将孤寂与思念融合,表达了对生活美好事物的怀念,突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柔软与渴望。
整首词的情感波动丰富而细腻,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黄庭坚对人生、岁月与归属的深刻思考。
这首词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黄庭坚在对孤独与归属的探索中,体现了人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投荒”的意思是?
A. 投身到荒野中
B. 投身到城市中
C. 投身到海洋中
D. 投身到山林中
“雪点鬓繁”形容的是?
A. 年轻
B. 鬓发已白
C. 身体健康
D. 精力充沛
诗中提到的“黄云”象征着?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凄凉
C. 夏天的繁茂
D. 冬天的寒冷
对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故乡和生活的思念,但李清照的诗词更为细腻,情感表达较为婉约。而黄庭坚则在豪放中隐含深情,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