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5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5:14
四庙衣冠尚衮龙,英灵千载此攸钟。
遗弓欲泣荆湖鼎,斩板殊深夏屋封。
汉寝自应传百代,秦泉何必锢三重。
白头官监劳供奉,晨鼓初停又暮钟。
在四庙中,衣冠依旧映衬着龙袍,英灵在这里千载流传。
遗留下的弓箭似乎要为荆湖的鼎而泣,斩断的木板依然深埋在夏天的屋檐下。
汉朝的皇宫本应流传百世,而秦朝的泉水何必被三重的封锁所禁锢?
白发的官员辛勤供奉,清晨的鼓声刚刚停歇,又是黄昏的钟声响起。
作者介绍: 谢铎,明代文学家,以诗词闻名,风格深沉、严谨,常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明时节,诗人前往先王的墓地,缅怀历史,表达对先烈的敬仰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清明时节的祭陵活动,抒发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开篇提到的“四庙”,表明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回望那些曾经的英灵,表达对他们的尊敬。诗中“英灵千载此攸钟”一句,蕴含了历史的厚重感,诗人不仅是在缅怀先人,更是在探讨历史的延续与传承。
接下来的“遗弓欲泣荆湖鼎”,用拟人化的手法,使得古代遗物也似乎在为历史的沉重而感到悲伤,显示出对历史遗产的珍视。诗中“汉寝自应传百代,秦泉何必锢三重”,更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汉朝的辉煌与秦朝的封闭形成鲜明对比,展示出诗人对历史的批判与思考。
最后两句“白头官监劳供奉,晨鼓初停又暮钟”,则进一步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白发的官员在祭祀活动中显得疲惫,传达出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思考,构成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表达了对先烈的敬仰,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强调历史的教训与传承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四庙是指什么?
“遗弓欲泣荆湖鼎”中的“遗弓”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汉朝与秦朝的对比意在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对比李白与杜甫在历史与个人情感之间的表达,李白往往表现出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历史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