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0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02:24
夷门驻马立踟蹰,
烈士遗踪尚有无。
公子若非虚左骑,
侯生祇合老穷途。
风吹汴水孤村暗,
木落秋城塞雁呼。
日暮荒原何处望,
千年颈血洒平芜。
在夷门驻马而立,心中犹豫不决,
烈士的遗迹尚可寻觅。
公子若不是虚假地坐在左边,
侯生只应与老者共度穷途。
风吹拂着汴水,孤独的村庄在暮色中变得暗淡,
树叶飘落,秋城的塞外传来雁鸣。
日暮时分,荒原上何处值得眺望,
千年的鲜血已洒在这平坦的土地上。
汤然,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诗风兼具豪情与伤感。他的作品多涉及历史、战乱等主题,表现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英雄的敬仰。
此诗作于清代,处于国家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夷门的景象,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烈士的敬仰,反映了战乱给人带来的伤感与无奈。
《夷门》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人在描绘夷门的场景时,寄托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逝去英雄的怀念。诗的开篇“夷门驻马立踟蹰”,既写出诗人身处夷门的情景,又流露出他内心的犹豫与思索。接着,提到“烈士遗踪尚有无”,暗示着对历史的追寻与对英雄的敬重,表现出诗人对已逝英烈的深情怀念。
诗中通过“公子若非虚左骑,侯生祇合老穷途”描绘出当时社会的背景,公子与侯生的对比,显示出不同身份的人在历史面前的无力感。接下来的“风吹汴水孤村暗,木落秋城塞雁呼”,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孤独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
最后两句“日暮荒原何处望,千年颈血洒平芜”,更是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思考结合,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英雄的追忆。
全诗传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英雄的敬仰,表达了在历史长河中,个人的渺小与无力感,体现出一种悲壮的情怀。
诗中提到的“烈士”指的是哪类人物?
A. 普通百姓
B. 为国牺牲的英雄
C. 士人
诗中的“公子”代表什么?
A. 平民
B. 有身份的人物
C. 战士
诗中“日暮荒原”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希望
B. 历史的沉重与迷茫
C. 自然的美丽
将《夷门》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比较,前者着重历史的沉重与英雄的牺牲,后者则表现了壮丽的山河与豪情的壮志。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