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成都

《成都》

时间: 2025-05-07 10:19:27

诗句

月晓已开花市合,江平偏见竹簰多。

好教载取芳菲树,剩照岷天瑟瑟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9:27

原文展示:

月晓已开花市合,江平偏见竹簰多。好教载取芳菲树,剩照岷天瑟瑟波。

白话文翻译:

晨曦已经照亮了花市,江面平静,竹筏在水中显得格外多。真希望能载着满载的花香,留下那岷江上波光粼粼的美景。

注释:

  • 月晓:指清晨,月亮逐渐消失的时刻。
  • 花市:指开市的花市,表示各种花卉盛开,生意兴隆。
  • 竹簰:竹制的筏子,是一种水上交通工具。
  • 芳菲树:指开花的树木,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 岷天:指岷江上空的天空。
  • 瑟瑟波:形容江面的波光闪烁,轻轻荡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遘(约公元740年-约公元796年),唐代诗人,名遘,字君复,仕途坎坷,曾任职地方官。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具有清新脱俗的特征。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代,正值繁华的长安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成都的自然景色以及生动的生活场景,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赞美。

诗歌鉴赏:

《成都》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成都清晨的美丽景象,诗中从细节入手,通过花市的喧闹与江面的平静形成鲜明的对比,呈现出一种和谐而富有生机的城市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展现出花市的繁华与江面宁静之间的交融,使人感受到一种生动的画面感。尤其是“好教载取芳菲树,剩照岷天瑟瑟波”一句,诗人希望能够将盛开的花朵装载而去,并将这美好的景象留存于心,这种愿望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又蕴含着对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态度,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成都的美丽,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晓已开花市合:晨光初现,花市已经开张,描绘出清晨的繁忙与生机。
  2. 江平偏见竹簰多:江面平静,竹筏在水中显得特别多,表现出水乡的宁静与安详。
  3. 好教载取芳菲树:表达了诗人希望能载着香花,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4. 剩照岷天瑟瑟波:描绘江面波光粼粼,形成美丽的画面,给人以视觉享受。

修辞手法:

  • 对比:花市的繁忙与江面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照。
  • 意象:通过“芳菲树”、“瑟瑟波”等意象,营造出春天的生机与水乡的柔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成都的自然美景和生活气息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向往。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这座城市的眷恋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市:象征着繁荣与生机,代表了春天的气息。
  • 竹簰:代表水乡的交通工具,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特征。
  • 芳菲树:象征着美好与希望,寓意生活的美好。
  • 瑟瑟波: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时间的场景? A. 傍晚
    B. 清晨
    C. 正午

  2. “竹簰”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交通工具
    C. 一种乐器

  3. 诗人希望能载着什么? A. 水
    B. 花香
    C. 鱼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萧遘的《成都》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但《成都》更加注重城市生活的繁华,而《山居秋暝》则更偏向于隐居生活的宁静,展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 《唐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灵壁驿有方公美少卿留题戏和於壁 和李公实郎中燕歌行 白莲草亭前盆池所出也惯见红华忽遇此本孤高淡素有足爱者众皆以比妇人而予独以拟颜子云 菊花 清明前风雨兼旬城外桃李无在者书室中有酴醿 用立春韵和卖药周道人 石希孟寄示赋论甚佳有未尽善处辄为涂改因成 赵子礼劝农回有诗和者盈轴然皆颂德诗非劝农 春雨村居 赠传神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短艇 灵杵 缙绅先生 百拙千丑 风车云马 双人旁的字 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袭开头的成语 车字旁的字 凿壁借光 隶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牧刍 王守仁 麥字旁的字 意得志满 拿班作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