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0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03:25
成都元十八侍御
作者: 戎昱 〔唐代〕
不见元生已数朝,
浣花溪路去非遥。
客舍早知浑寂寞,
交情岂谓更萧条。
空有寸心思会面,
恨无单酌遣相邀。
骅骢幸自能驰骤,
何惜挥鞭过柞桥。
已经有好几天没有见到元生了,
浣花溪的路途其实并不远。
我在客舍早已知道这份寂寞,
我们的情谊怎么能说更加萧条呢?
心中只想着与你相聚,
却恨不能一人独饮邀你共饮。
幸好我的马能奔跑迅疾,
何不挥鞭经过那柞树桥呢?
作者介绍:戎昱,唐代诗人,作品多描写友谊与离别,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戎昱在成都的某个时刻,因思念友人而作,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聚会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对友人的思念,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开头几句,诗人通过“数朝”与“非遥”对比,表现出对友人离去后的孤寂感。接着,诗人提到“客舍早知浑寂寞”,突显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渴望。
“交情岂谓更萧条”则反映出诗人对友情的坚定信念,尽管身处寂静之中,友谊依旧存在。接下来的“空有寸心思会面”,更是明确表达了对重聚的迫切愿望。
最后两句提到“骅骢幸自能驰骤”,则用马的快速奔跑象征诗人希望早日相见的急切心情,结尾以“何惜挥鞭过柞桥”收束,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令人感受到友谊的温暖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和比喻等修辞手法,通过意象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友情的思念与期待,通过清新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挂念和重聚的美好愿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元生”是指谁?
“浣花溪路去非遥”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骅骢”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