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2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29:10
千种庭前树,人移树不移。
看花愁作别,不及未栽时。
无论有多少种类的树木在庭前,人是可以搬走的,但树却依然留在这里。看着花朵愁苦地告别,哪有曾经没有栽种时的那种轻松自在呢?
作者介绍:戎昱,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面对迁移和离别时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思索。生活在动荡的唐代,诗人或许经历了家庭的变迁,因而引发了对树木与人的关系的深思。
《移家别树》以树木作为意象,通过对比人和树的关系,反映了人生的迁移与不变。诗的开头“千种庭前树”,展示了丰富的自然景象,树木的多样性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繁荣。然而,随着“人移树不移”的转折,诗人引入了离别的主题,树木的存在似乎在提醒着诗人,尽管人可以为了生活而迁移,但自然的存在依然不变,带来了深深的无奈与感伤。
后两句“看花愁作别,不及未栽时”则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感。看着花朵的凋零,诗人内心的愁苦愈加明显。他感叹这种离别之情,不如未曾栽种时那种无忧无虑的状态,渗透出一种对单纯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发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树木与人的关系,探讨了迁移与不变、离别与怀念的主题,展现了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千种庭前树”,这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人移树不移”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最后一句“不及未栽时”表达了对什么的怀念?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