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闻颜尚书陷贼中

《闻颜尚书陷贼中》

时间: 2025-05-06 02:03:33

诗句

闻说征南没,那堪故吏闻。

能持苏武节,不受马超勋。

国破无家信,天秋有雁群。

同荣不同辱,今日负将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3:33

原文展示

闻说征南没,那堪故吏闻。
能持苏武节,不受马超勋。
国破无家信,天秋有雁群。
同荣不同辱,今日负将军。

白话文翻译

听说征南的战事已经结束,怎能让昔日的同僚们听到这样的消息呢?
能够坚守苏武的节操,不屈服于马超的荣华。
国破了,家信也无从寄出,秋天来了,天上有大雁在飞。
同是荣辱不同,今天我辜负了将军的期望。

注释

  • 征南:指征讨南方的战争,可能指的是唐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征讨。
  • 苏武:苏武是汉代的大臣,以忠诚著称,曾被匈奴俘获而不屈,从而成为节操的象征。
  • 马超:三国时期的名将,因其英勇而被尊重,代表了功名利禄。
  • 国破无家信:国家破败,家中没有音信。
  • 同荣不同辱:同样的荣华却有不同的耻辱。

典故解析

  • 苏武节:苏武因忠贞不屈而被后人视为忠臣的典范,形象深植人心。
  • 马超勋:马超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象征着荣华与名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戎昱,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歌风格多体现出慷慨激昂,充满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战争时期,诗人通过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和个人理想的失落感,展现了忠诚与理想的冲突。

诗歌鉴赏

《闻颜尚书陷贼中》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诗人戎昱通过对征南战事的描写,展现了对故人的关怀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在首句“闻说征南没,那堪故吏闻”中,诗人以“闻说”开篇,立刻引出对战事的关注,表现出对故人的牵挂。这种情感在后续的诗句中不断深化,尤其是“能持苏武节,不受马超勋”一联,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彰显忠诚与荣华的选择,表现出对个人理想的坚持。最后几句则通过“国破无家信”的沉重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破碎的无奈与悲伤,结合“天秋有雁群”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秋意,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深情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令人深思。诗人不仅在描述战事,更是在探讨忠诚与荣华的意义,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说征南没:听说南方的征战已经结束,表明对战事的关注。
  2. 那堪故吏闻:怎能让昔日的同僚听到这样的消息,表达了对故人的关心。
  3. 能持苏武节:能够坚守苏武的节操,强调忠诚。
  4. 不受马超勋:不屈服于荣华,表达了对名利的否定。
  5. 国破无家信:国家破败,家中没有音信,表现出对家国的失落。
  6. 天秋有雁群:秋天来了,大雁在飞,象征着离别和孤独。
  7. 同荣不同辱:同样的荣华却有不同的耻辱,强调了士人的困境。
  8. 今日负将军:今天辜负了将军的期望,表现出诗人的愧疚。

修辞手法

  • 对比:苏武与马超的对比,突出忠诚与名利的冲突。
  • 象征:大雁象征离别与孤独,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破碎的痛苦、对理想的坚持与对故人的思念,情感深邃而复杂。

意象分析

  • 苏武:象征忠诚与理想。
  • 马超:代表功名与荣华。
  • 雁群:象征离别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苏武”象征什么? A. 功名
    B. 忠诚
    C. 富贵
    答案:B

  2. “国破无家信”中的“家信”指的是什么? A. 家里的信件
    B. 家人的消息
    C. 家中的财物
    答案:B

  3. 诗人对待荣华的态度是? A. 追求
    B. 否定
    C. 无所谓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对国家破败的感慨,但情感上更为悲壮。
  • 李白《将进酒》:则以豪放的态度对待人生,呈现出不同的士人风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渔父词 其二 渔父词 渔父词五首 渔父三首 其三 渔父 渔父吟 渔父词(其六) 渔父 渔父词 渔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雍荣闲雅 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歹字旁的字 盖不由己 人字头的字 佑薄 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善诱恂恂 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小历 无所不作 祸阶 气充志骄 子字旁的字 鱼门 包含绔的词语有哪些 详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