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5:21
《十一月二十八日大雪》
作者:黄宗羲
为说他年雨雪时,
数番真足系追思。
长安貂帽旗亭酒,
樊榭芒鞋古寺诗。
冰柱千寻逢洞口,
桃花万树压湖湄。
于今垂老荒村里,
布被蒙头不出楣。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未来雨雪时光的思念,经历了多次真挚的回忆。长安的酒馆里,我曾戴着貂帽,喝着酒;在古老的寺庙中,我穿着芒鞋吟诵诗篇。冰柱高耸在洞口,湖边的桃花树压弯了枝头。如今我已年迈,身处荒凉的村庄,只能裹着被子,不想出门。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宗羲,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反对满清统治,主张恢复明朝,是“明末清初三大家”之一。其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
此诗作于清代的一个冬日,黄宗羲在回忆往昔的同时,感慨时光流逝、人生无常,表达了他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十一月二十八日大雪》是一首充满了对往昔回忆与对现实感慨的诗作。诗人在大雪纷飞的时节,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自己身处的环境与曾经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开头两句“为说他年雨雪时,数番真足系追思”,便点明了诗的主旨:过去的雨雪时光是他心中永恒的追思。接下来的描写中,长安的繁华与古寺的宁静交替出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
诗中“冰柱千寻逢洞口,桃花万树压湖湄”描绘了冬日的严寒与春天的温暖,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时间的流转。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四季的变化,也引发了诗人对自己衰老的感慨。最后一句“布被蒙头不出楣”则表现了他对现实的无奈。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与对时光的感慨,使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通过对比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寂寞,表达了诗人对岁月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A. 贫穷
B. 繁华
C. 乡村
“布被蒙头不出楣”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忧伤
诗中提到的“芒鞋”代表了什么?
A. 奢华生活
B. 文人的清雅生活
C. 贫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