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5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50:41
花朝宿石井 其一
作者:黄宗羲
绳穿忆得去年事,惭愧高楼听落湍。
红烛犹嫌寒话短,竹鸡亦道路行难。
相看白鬓经三世,耐得青松此两山。
感慨便成孤负却,铜丸钱汁是常餐。
对去年花朝的回忆,绳子穿过手指,感慨万千;在高楼上听着山涧的流水声,倍感惭愧。红烛映照下,寒冷的夜晚让我对短暂的谈话感到不满,竹鸡在路上走得也很艰难。我们相看着白发如霜,已过了三世,能耐得住青松在这两座山中。感慨之下,竟感到自己辜负了许多,铜钱和酒水却成为了日常的饮食。
作者介绍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浙江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主张“民本思想”,提倡自由和人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人生哲理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花朝宿石井 其一》是一首深情而富有哲思的诗作。诗中以“绳穿忆得去年事”开篇,使用了细腻的意象,传递出对过往的追忆与感慨。高楼与落湍的对比,表现了环境与内心的反差;高楼是人们的志向与追求,而落湍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奈。接着,红烛和竹鸡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孤独与寒冷的情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短暂与艰难。
诗中对“三世”的提及,显示了时间的漫长与人生的变迁,给人以沉重的思考。同时,青松的存在则象征着坚韧与长久,暗示着诗人对生命的尊重与渴望。最后,铜丸钱汁的描绘,带有一种对平淡生活的无奈与接受,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清醒与自省。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构建了一幅孤独、惆怅而又坚韧的画面,使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往事的追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平淡生活的接受与无奈,体现出一种深刻而哲理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楼”象征什么?
“竹鸡亦道路行难”中的“竹鸡”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铜丸钱汁”代表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黄宗羲的诗更注重对时间流逝的反思和人生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的向往。两者在主题上虽有所不同,但都展现出深厚的哲理性和情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