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即事二首 其一

《即事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7-27 22:02:52

诗句

云从钟山起,却入钟山去。

借问山中人,云今在何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02:52

原文展示

云从钟山起,却入钟山去。
借问山中人,云今在何处。

白话文翻译

云彩从钟山升起,又再次回到钟山。我问山中人,云彩如今在何处?

注释

字词注释

  • :这里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彩。
  • 钟山:指的是钟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位于南京,是诗人在此创作的背景地。
  • 借问:用来表示询问的语气,意为“请问”。
  • 山中人:指在山中生活的人,可能是隐士或山民。

典故解析
钟山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文化地位,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佳作。山中人则可能象征着高人或隐士,代表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主张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王安石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安石的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可能与他在钟山的生活体验有关。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即事二首》其一,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诗中通过云彩的升起和降落,象征着人们对自然的感悟和哲理的追问。开篇“云从钟山起”,画面生动,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云彩如同生命的象征,承载着诗人的思考与情感。接着“却入钟山去”,则暗示了生命的循环和归宿,云彩的去与来似乎在映射着人生的无常与哲理。

“借问山中人”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敬仰,而“云今在何处”则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促使读者思考:云彩的踪迹是否象征着人生的方向与归属?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王安石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从钟山起:云彩在钟山上升起,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场景。
  • 却入钟山去:云彩又回归山中,体现出自然的循环和归属感。
  • 借问山中人:诗人用“借问”表达了对隐士的敬意,希望能得到启发。
  • 云今在何处:通过提问,引发思考,表达了对生命和存在的探讨。

修辞手法

  • 比喻:云彩比作生命的象征,升起与落下暗示着人生的起伏。
  • 拟人:将云彩赋予了人的行为,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云彩的升起与降落,反映了生命的无常与归属感,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变化和无常,代表生命的流动。
  • 钟山:象征归属和自然的宁静,承载着诗人的思考与情感。
  • 山中人:象征隐士,代表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从钟山起”的意思是?
    A. 云彩上升
    B. 云彩在下降
    C. 云彩消散

  2. “借问山中人”中的“借问”意为?
    A. 向人请教
    B. 随便问问
    C. 不在意

  3. 诗中提到的“钟山”象征着?
    A. 繁华
    B. 归属与宁静
    C. 动荡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体现了对大自然的敬仰。
  • 李白的《庐山谣》:表现了对山水的深刻感悟,风格各异却同样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情感。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即事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意象上都有对山水的描绘,但王安石更多关注的是生命的哲理,而王维则侧重于宁静的隐逸生活。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青楼曲二首 胡笳曲 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 西江寄越弟 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 留别司马太守 观江淮名胜图 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 听弹风入松阕赠杨补阙 谒焦炼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己字旁的字 禄班 踏雪 酉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肺的成语 包含云的成语 鸟字旁的字 饿虎之蹊 大模大样 啜菽饮水 附凤攀龙 招花惹草 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饕的词语有哪些 无为自化 饱学之士 谷字旁的字 亵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