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2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28:31
素寡名利心,自非周圆器。
徒以岁月资,屡蒙藩条寄。
时风重书札,物情敦货遗。
机杼十缣单,慵疏百函愧。
常负交亲责,且为一官累。
况本濩落人,归无置锥地。
省己已知非,枉书见深致。
虽欲效区区,何由枉其志。
我素来对名利没有什么追求,毕竟我并非那种周到圆滑的人。
只是凭着岁月的积累,屡次收到你寄来的信函。
如今风气重新提倡书信往来,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也变得更加温暖厚重。
我心中惭愧,常常感到对不起朋友们的期望,尽管我已经有了一份官职。
更何况我本是个失意的人,回到家中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我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却又无力向你吐露心声。
虽然我想尽力去效仿那些小人,但又怎么能违背自己的志向呢?
韦应物,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长安,早逝于四十岁左右。他以诗歌中的清新自然、质朴真诚而著称,特别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答故人见谕》写于诗人经历人生低谷之时。诗中响应友人的来信,表达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内心的挣扎。
《答故人见谕》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诗作。诗人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态度,表明自己并非追求世俗圆滑的人。他将自己的落魄与朋友的期望相对比,表现出内心的愧疚与无奈。这种情感通过“常负交亲责”一语得以凸显,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诗中运用“机杼十缣单”来比喻生活的琐碎与繁忙,使人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无奈。
诗中还有对自我反思的成分,诗人意识到自己虽有志向,但因身处困境而无法实现,表现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与挫败感。“归无置锥地”一句,更是直接道出了他内心的凄凉与失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及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给人以思考与启迪。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反思。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与人生的无常。
韦应物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素寡名利心”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诗人感到对不起朋友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以上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答故人见谕》的诗意与背景,激发对古诗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