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新理西斋

《新理西斋》

时间: 2025-05-04 03:26:06

诗句

方将氓讼理,久翳西斋居。

草木无行次,闲暇一芟除。

春阳土脉起,膏泽发生初。

养条刊朽枿,护药锄秽芜。

稍稍觉林耸,历历忻竹疏。

始见庭宇旷,顿令烦抱舒。

兹焉即可爱,何必是吾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6:06

原文展示:

新理西斋
作者:韦应物

方将氓讼理,久翳西斋居。
草木无行次,闲暇一芟除。
春阳土脉起,膏泽发生初。
养条刊朽枿,护药锄秽芜。
稍稍觉林耸,历历忻竹疏。
始见庭宇旷,顿令烦抱舒。
兹焉即可爱,何必是吾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正当我在处理一些琐事,久居于西斋之中。周围的草木没有生长的规律,我闲来无事,便清除杂草。春阳照耀着土壤,肥沃的水泽刚刚开始滋润万物。我养护着几条小鱼,清理着腐朽的树木,保护药草,铲除杂草。渐渐地,我感到树林变得高耸,竹子也愈发稀疏。我开始看到庭院开阔,心中的烦恼顿时舒展开来。在这里便可以感受到快乐,何必非要在我的小屋里呢?


注释:

字词注释:

  1. 氓讼理:指处理与农民或平民相关的纠纷。
  2. :遮蔽,这里指长时间待在西斋。
  3. 芟除:清除杂草。
  4. 膏泽:指肥沃的水泽。
  5. 刊朽枿:修剪腐朽的树木。
  6. 秽芜:肮脏杂草。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3年),字子云,唐代著名诗人,仕途坎坷,以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其诗作常蕴含对社会的思考与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在唐代,许多文人开始追求隐逸生活,韦应物在此诗中描述了自己在西斋的宁静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烦恼的释然。


诗歌鉴赏:

《新理西斋》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西斋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诗的开篇以“方将氓讼理”引入,暗示诗人原本正忙于处理琐事,随即转入对西斋环境的描绘,表现出一种随意而宁静的生活状态。对于草木的描述,既是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通过“闲暇一芟除”的动作,诗人表现出一种清理和整理的心态,象征着对内心烦恼的疏解。春阳的照耀与膏泽的滋润,暗示着生机与希望,进一步突显了生命的活力。诗中逐渐出现的“庭宇旷”,不仅是对环境的描绘,更是诗人心境的转变,烦恼顿时舒展,展现出一种心灵的解放。

最后,诗人以“兹焉即可爱”结束,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满足与热爱,指出快乐并不局限于固定的居所,而在于心境的开阔与自然的亲近。这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是对隐逸生活的真实写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方将氓讼理:强调诗人正忙于处理琐事,暗示生活的繁杂。
  2. 久翳西斋居:长时间待在西斋,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3. 草木无行次:草木生长杂乱无序,象征着生活的无序。
  4. 闲暇一芟除:诗人借用闲暇时间清理杂草,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5. 春阳土脉起:春天的阳光照耀着土地,万物复苏。
  6. 膏泽发生初:肥沃的水泽开始滋润大地,象征着生机。
  7. 养条刊朽枿:照顾小鱼,修剪腐朽的树木,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用心。
  8. 护药锄秽芜:保护药草,清除杂草,体现了对自然的呵护。
  9. 稍稍觉林耸:感受到树林渐渐高耸,表现出自然的变化。
  10. 历历忻竹疏:竹子愈发稀疏,意象生动。
  11. 始见庭宇旷:开始看到开阔的庭院,心情愉悦。
  12. 顿令烦抱舒:烦恼瞬间舒展,体现了内心的宁静。
  13. 兹焉即可爱:此时此地便可以感受到快乐。
  14. 何必是吾庐:强调心境的自由,不拘泥于物质环境。

修辞手法:

  1. 对仗:如“春阳土脉起,膏泽发生初”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2. 意象:草木、阳光、庭宇等意象,表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宁静。
  3.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心境结合,形成深刻的隐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内心烦恼的释然,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和内心的平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西斋:象征着隐逸与宁静的生活环境。
  2. 草木:代表自然的生机与生命的活力。
  3. 春阳:象征希望与温暖。
  4. 庭宇:空间的开阔,心境的舒展。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与内心的追求,象征着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人提到的“西斋”主要象征什么?

    • A. 繁忙的城市生活
    • B. 隐逸与宁静的生活环境
    • C. 富丽堂皇的宫殿
  2. 填空题:诗中提到“草木无行次”,意指草木生长__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烦恼的追求。(对/错)

答案:

  1. B
  2. 杂乱无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鹿柴》:同样表现隐逸生活和自然的和谐美。
  2.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诗词对比:

  • 韦应物《新理西斋》 vs 陶渊明《归园田居》:两者均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韦应物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释然,陶渊明则更多强调对自然的归属感和生活的自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韦应物诗文集》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过铁砧山 闻警 题客邸壁 鹭江客邸 招桐柏李道士 游日出 游白云轩赠冲一道正 迎神 桐柏观 桐柏崇道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胆壮心雄 衔凤 竹榻 贫不学俭 幼学壮行 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魚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疏宕不拘 虎字头的字 科问 飠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乐业 峣峣者易折 吃开头的成语 中吕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